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iaoshuo.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青春甜的要命 > 第4章 马海波啊马海波

第4章 马海波啊马海波 (第2/2页)

如此想下去,他觉得老贾找的什么人呀?父母在听到吴镇有那个注塑厂后,又为什么那么着急呢?父亲找了二十年前认识的那个老贾,看来也是个不靠谱的。他猛然想起母亲好像说过找工作用掉5000块钱。难道就是为这工作送礼吗?志平心痛不已,感觉一点都不值。

他心事重重地来到环城公园里,在一张椅子上坐下来,开始复盘分配这件事,正常年份8月底分配工作都该结束了,但今年江淮地区洪灾严重,很多工作延后,他们的毕业分配也陆陆续续到了10月份。这是他后来才知道的客观原因,但那时他在家等的焦急,去了吴镇家,当然也没有分配的准确结果,只是吴镇竟然还有个备选单位,正是这个让志平泄气的单位,却让父母鼓足干劲坐不住了。父亲穷尽一切手段,找了生意人老贾,老贾找了老张。父亲再一再二地在电话里的着急,让老贾又做了一次生意,他觉得老贾真是名副其实的富商大贾啊!

他也不再埋怨父亲了。父亲一辈子只在浮槎镇大庙乡辛辛苦苦种地营生,很少有机会出门。父亲的所有作为,都是离不开土地的老农民所特有的朴实和可怜,也是他自己的认知和判断。

他们那一届毕业生,该毕业的还是毕业了,该分配的也分配了,父亲倾其所有做的那些人托人找关系的事,不过是双手捧鼓让别人去打了,心酸而无奈。

志平想到这里,他忽然觉得,这事就永远埋在心里吧,如果说出来,只会让省吃俭用的母亲和急脾气的父亲又要相互埋怨,把夏天焦头烂额的日子再来一遍。

志平想到有些事,如果能一辈子骗着不醒来,何尝不是一种虔诚的幸福呢?

志平办完派遣证归档事情后,默默地坐上中巴车回到湖滨镇。当他远远地看到环湖的厂房时,心情便瞬间好起来了。

想到这里有可爱的姑娘,和那悄悄的爱情,那他还有什么好烦恼的呢?

晚饭后,志平知道马海波回家去了,便一个人慢慢的往二楼财务室晃去,刚到楼上,花二姐叫住他,让他帮忙把销售科新买的装饰字画挂起来,是“业精于勤荒于戏”,是用来勉励业务员的,但不会勉励二姐,因为那个繁体字“戏”二姐不认识。

志平帮花二姐布置好字画后,二姐倒了一杯茶让志平坐下。二姐今晚妆容精致,还是那笑意弯弯的眉毛,口红把嘴唇画小了一圈,看来二姐只有在喝酒的时候才把嘴巴画大一点,吓唬没酒量的人。

二姐坐在旁边喝茶,轻声地问志平是不是喜欢上了海波,志平咧嘴一笑,没说话,嗯了一声,却不敢直视二姐的眼睛,只望向门外。

二姐看出志平的不自在,便善解人意地说,都是年轻人嘛,相互好感很正常,不过你可要慢慢来,了解清楚才好谈感情的,否则自己一腔热情到后来感觉不值。再说高厂长也不太鼓励年轻人把谈情说爱放在第一位,多学业务技能,以后的路还长呢。不是有人说过吗?地上本来都是荒草,荒草踩平了就是路。

志平被这句改版鲁迅的话,弄得一点也不紧张了。

他感觉花二姐说的中肯也滑稽,二姐见志平微笑不语,又继续提醒志平有些事可以问问缪大姐,海波是个有过事情的人,缪大姐娘家村庄跟海波家村庄相隔不远呢,可以多问问。然后二姐就戛然而止,像是小时候看露天电影,突然停了电,志平很想知道马海波有过什么事,但二姐只字不提。

什么事情呢?虽然早已听过缪大姐提起过马海波,但都是轻描淡写,他倒是想等到合适的机会,仔细问问缪大姐。他隐隐觉得他的感情会出问题,他并没有清楚地了解一个人,就着急地谈起恋爱了。

这两天志平总是心事重重,他在财务科坐下来,却无心看书。脑子被二姐的那句话挤满了,仿佛脑容量大小跟看过多少本书无关,倒是跟话重不重要有关。

志平想到今天中午湖滨学校过来两个人,说是他们学校有个九岁小男孩得了白血病,看病投入巨大,希望环湖团委能倡议大家捐款。

志平的文采得到过高厂长认可,他很快就写好倡议书。结尾的反问式感叹句,让志平自负地想,每一个看过这份倡议书的人,都不好意思再反问了,直接捐款就是。

写好倡议书,志平便去办公室盖章,志平看到缪大姐整理完一天的工作了,坐在沙发上翻报纸。

志平心头一直想着花二姐的那句话,这天晚上办公室没有旁人,只缪大姐一人在记账,便又忍不住问缪大姐:“马海波村跟你娘家很近吗?她有过什么事情吗?”

志平忽然问到马海波身上,缪大姐有点猝不及防,说话也模棱两可起来,仿佛脚下是开裂的冰面,一不小心就会落水。

“呀,小波呀,是没什么事情吧?”缪大姐语气变得不确定,她又告诉志平道,马海波父亲马国兴刚来厂里那会儿,因为喜欢热闹,经常有采购部的,基建部的,驾驶班的人一起来家吃喝打牌,关系很好,他们经常在一起打牌玩。谁都没想到,后来基建科宋振江跟马海波处的关系更好,但也不能算是谈恋爱,因为宋振江是有老婆的人嘛,他比马海波大十多岁呢。只是别人经常看到宋振江给马海波买衣服鞋子,还有人看到俩人一起晨跑。后来宋振江老婆就过来找马海波骂架,说要撕马海波这不要脸的,被门卫撵出去,反正弄的大家都知道了。

后来马海波还是正常上班,“骂架风波”也就慢慢平息了,只是喜欢听故事的人总是神神秘秘的嚼舌根咬耳朵,他们更相信有故事,反正我不相信。缪大姐仿佛说出的话没有说服力,还加上自己为证。

至此,缪大姐总算把马海波的前尘往事说清楚了。志平愣了好几分钟,起初只皱着眉头静静地听,听到最后惊讶地张大嘴巴。仿佛那些话是牙医的工具,撬开嘴巴就合不上了。

当志平听到宋振江时,眼前就浮现那个瘦高的中年男人,梳一个纹丝不乱的头型,干净的条纹衬衣,衣领永远是熨烫的挺拔。他说话慢条斯理,但能恰到好处地把握现场气氛,有时会幽默到你不知不觉,等缓过神来,想明白了,你忍不住哈哈大笑,他却盯着你不动声色地端着。然后拿出一根烟来,一下一下的在烟盒上敲烟。

然而现在,志平想到宋振江竟然跟马海波有过绯闻。他瞬间就感觉是不可能的荒诞和厌恶。但仔细回忆马海波的种种表现,马海波真的对宋振江很用心呢。

她有时候在晚上帮出差回来的宋振江洗衣服,原先志平觉得正常,但现在一想,那些秋水无痕的事情却无端的不正常了。

志平也就认为马海波的自轻自贱了!

志平心疼不已,又对人称“湖滨小宋江”的宋振江心生厌烦,甚至带着痛恨的敌意诅咒他出差时遇车祸撞死,便想着他昨天去了青岛,现在大概死在海里了吧?

志平不记得那晚是怎么失魂落魄的离开办公室的,他回到房间,长吁短叹,又打开记事本里一张马海波照片。

那是一张证件大头照,海波正襟危坐,微微偏着的头,定定地看着镜头,胖胖的圆脸上一丝隐隐的笑意。志平觉得那一丝笑意有些倔犟的放荡,或者是一种不在乎别人怎么说的无所谓。

那双坚定的眼神,是一种不听劝的固执。所有的这一切都让志平心碎。志平甚至想到,原来她爱上自己,只是一种无欲无爱的凑合吧?她内心早已鸠占鹊巢。即使志平不相信,但所有的细节也让志平觉得马海波像一颗危险的炸弹,便下意识地裹了裹衣服,虽然天还不冷,但心里发寒。

志平周末再去四合院小莫那里,觉得自己心情平静,他安安静静的坐在小莫床上,听着业务员们说话。大家对志平写的倡议书捐款一事没意见。莫建平也慢慢变得开朗起来,不再为黄潇的事情苦恼了。

他开玩笑地说:“我捐200块,然后我自己写一份倡议书,可怜我这个没老婆的外地人,大家都来奉献爱心吧。我看你们哪个好意思不捐个200给我,每人捐200,我的压力就解决了。”

说的高凡抚掌大笑道:“要么我们每月轮流来一次,小莫先来,我接着上。”

平静的业务员宿舍气氛一下子就热闹起来,笑声从屋里窜出来,像个孩子似的,满院里疯跑撒欢,年轻人的快乐也只有年轻人懂得吧?

没一会,志平见到马海波笑意盈盈地拿着本杂志走进来,一进门,眼光便停在志平身上,像是好多天没见似的,暖意融融。她轻声对志平说:“昨天看完了,还给你吧。”

志平克制住自己情感的波动,他忽然心生一种厌恶,本该伸出去接杂志的手,却紧紧的缩回在口袋里,只用毫无感情的话说:“不是我的,给他们吧。”

马海波眼里流露出一丝惊讶,继而疑惑起来,她不明白志平怎么突然冷冰冰的口气了,只“哦”了一声,便丢下杂志,转身走了。

小莫看到马海波进来又出去,感觉不只是还一本杂志那么简单。待看清楚是那本《读者》时,又开玩笑地对志平说:“拿我们的杂志到处做好人吗?做好人也要带我一起啊!”志平轻松地望着小莫说下次会带上他的,打虎还得亲兄弟嘛。小莫说,母老虎哦。志平哈哈一笑,完全放开了。

志平不确定业务员们有没有发觉马海波的神情。进一步想到,现在没事就呆在这里,别让这些业务员乱想,一个个都是人精呢。志平微笑地坐在小莫床上,听业务员们神侃这一周的行程。

大兵是负责皖北地区的,他说到老徐又为区域划分闹矛盾了。开销售会议时,大家都在二哥面前保证过,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多开发新客户。可是老徐隔三差五地来阜阳酒厂的下属单位。还狡辩说他也不知道,那他误打误撞也太准了吧?

志平觉得业务员都有一张调侃的嘴巴,便饶有兴趣听他们怎么评论那个矮胖的老头。

高凡正在低头整理票据,仿佛偶然想起来的事。他大声说:“嗨,还真别说,老徐的能力就是不一般。上次他带的徒弟跟我说,老徐经常这样告诉他,能邀请客户来厂里参观就是成功的敲门砖。客户来了看看厂里规模,中午吃顿饭,唱个歌就有门了。说到老徐力邀客户的方式是连拖带拽。”

高凡放下票据,模仿老徐的尖嗓子道:“哎,赵科长啊,我都请你好几趟了,你就不能来我们厂里看看吗?顺便吃顿饭啊,哪里是我们的饭有毒啊!”

高凡说后来搞得对方很烦,都投诉到销售办公室了,说老头销售瓦片涉嫌绑架。高凡说得声情并茂,惟妙惟肖,让志平笑的眼泪都出来了。

业务员们那一周的劳累困顿,也只有在此时肆无忌惮的笑声中才消失殆尽吧?

那寒月星空下的小院里,有着温暖灯光的业务员宿舍,永远是年轻人有事无事都爱钻进来的地方。

只是今晚的笑声并不能带走黑暗里马海波的忧伤难过。志平从小院出来时已是十点多了,冬天的夜晚,四下安静极了。他一个人快步往办公室楼那边走去,远远地看到路灯下,一个人影向他走来,他看见是马海波,便默无声息,一动不动地站着。他并不知道如何开口,这么夜深人静的时候,马海波一个人在路灯下就等他出来吗?

终于,马海波开口问他道:“你是不是听到什么话了?”

志平嗯了一声,低下头去。仿佛是万般痛苦地承认一个丑陋的现实,他不想看马海波的脸,

“哦………”海波幽怨地叹了一声,将那本《第一次亲密接触》和一颗雨花石还给志平,就转身走了。

剩下志平呆呆地立在灰蒙蒙的路灯下,他觉得刚才的一幕像是梦境般不真实,但那本书和心型的雨花石却实实在在地握在手里。

志平的心里很沉重。本以为自己完全可以放下的,不再对马海波有任何念想。然而此时,他心里并不平静。

今晚的一幕让他觉得认识马海波是个错误,喜欢上马海波更是将这错误延续下去了。

大厂里的新旧两派依然在明争暗斗,那些莫名的怨恨在悄无声息地自燃。

提成是对销售员一年里辛苦付出的认同和褒奖,但销售区域的划分和提成计算方法,则是销售例会上一直争吵的话题,也是无法平衡的两派利益冲突的难题。

左厂长他们以规则不变,人心稳定为诉求,团结着一帮人固守高台。

高厂长则强调打破既得利益,激发年轻人斗志,进而引领一帮年轻的大学生们冲锋陷阵。而所有冲突,在厂里改制之前,一直勾心斗角,从未停止下来过。

国家电网开发区的工地已经开工,财务收支数量增加了几倍,月底的核算归类,汇总报表也格外繁忙,志平很少想到马海波,有时偶尔在食堂碰见马海波,两人也是格外平静,该交的饭票一分不少,该给的菜绝不克扣。一切平静的像是什么也没发生过。

如同夕阳下的水面温和安静,也犹如春水流过山涧,春水自有多情,山涧也深藏过往。春水流过便流过了,那磕磕绊绊的过往,有谁知道呢?

有时候自己放不下的情结,在别人眼里终归只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

志平安静下来时,他不由自主地想到吴镇,上次去巢州本来计划看一下吴镇的,但知道了分配的真相后,犹如吃了个苍蝇,想见老同学的心情一点也没了,下次再去市里专门找找他,听说他早已在亚父山脚下那个注塑厂里上班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