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马海波啊马海波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青春甜的要命!
一
第二天是周日,严科长没来上班,葛会计临近中午时才来财务室,只悄悄地开了外间的门。志平睡在里间,一直到中午才慢慢起来。第一次喝酒就成了这样,志平在心里责怪自己的不谨慎。他在葛会计有些同情的眼光下悄悄的去洗漱完,回到财务桌前,开始归类单据。
那天晚上,志平把一天的账款核对清楚后,已是快10点了。下班时,销售中心来电话说夜里会有客户过来交款开票,于是志平去了办公室等。缪大姐还在登记着一天的流水,有一搭没一搭的问志平多久没回家了,是单位好还是家里好?志平就心里一动,感觉又有很多话就在缪大姐喉咙里排队要蹦出来。
志平说他每天忙忙碌碌,过手的现金就有好几万,没空想到父母。缪大姐微笑道,哪天给你找个女朋友,你就不想家了。
志平忍不住笑了,他看着缪大姐圆盘样的脸庞,梳好的头发一丝不乱的贴向两边,大眼睛里像是姐姐一样亲切关爱的眼神。志平便坦诚的说:“我还没有谈过女朋友呢。”
缪大姐见志平诚实而羞涩的模样,便停下手中的记账笔,问:
“那你喜欢什么样的女孩?比如长头发的还是短头发的?”
这倒是把志平问住了。他从没有过恋爱经验,只觉得跟妈妈一样勤劳善良的女子都是好人。头发长短有什么区别呢?记忆中,长发及腰的女同学都是温柔、说话糯甜的江南女孩,而短发的北方女孩一身干练装束,显得活泼。于是,志平闭眼说一通:“长头发的女孩温柔听话,长发飘飘,小龙女待杨过那样。短头发嘛,该是黄蓉了,活泼可爱的让郭静整天蓉儿蓉儿地叫!”
缪大姐一听,立马笑道:“你真好玩,你是金庸迷啊。嗯,说的也不错,你葛大姐说要把马厂长的女儿介绍给你啊。”
志平脸刷的红了起来。幸亏刚才小龙女杨过的瞎说一通,此时自己内心的砰砰跳仿佛躲在瞎说一通里就安全多了。至于马海波,他除了在心里想想,可是从没有人提出来过,葛会计也只是心知肚明的一些旁敲侧击,没想到今晚缪大姐直接问起来了。
志平沉默不语,脑子里只有马海波的模样在不停的翻腾,短头发,微胖白净的面孔,一副金丝边眼镜,架在高挺的鼻梁上,总是很平和的跟人说话。
志平每次听到她说话时,总觉得她像是在学校时,听收音机情感热线里的那位知心姐姐,略略沙哑的声音回答着五花八门的问题,一副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淡定。
缪大姐便问志平有没有跟海波吃过饭,志平说:“经常在一起吃饭啊!”
说在饭厅里,马海波看到他吃饭时,也会端着饭碗过来一起吃。
缪大姐笑笑说:“那不算,有没有两个人一起上街买东西。”
志平摇摇头。廖大姐把账登记完了,她抬头认真地看着志平说:“葛会计是想给你介绍马海波,但处朋友这些事,别人是帮不上忙的。你可以多留心一下海波。包括海波的家庭,他爸你也能经常看到。你不是跟销售科的业务员玩的来吗?多了解了解哈。”
缪大姐像是有些话要说,但欲言又止,她说志平在财务上经常能见到马厂长,也可以多了解,志平心里默默记住。
志平想到那个总是西装革履,永远的白衬衫配藏青西服的马厂长。给人的感觉是衣服鞋子格外讲究,态度却很随和的一个人。然而马厂长总是很在意抽什么烟,见过哪些合资公司的外国人,志平觉得马厂长能力一般。今晚志平便问缪大姐,马厂长怎么会做到厂长的位置呢?
缪大姐说马厂长原来是水泥预制厂的厂长,后来预制厂被瓦厂合并了,他就跟着过来做了一段时间高厂长助理,大家喊他马厂长是以前顺口的称呼。
志平才明白原来如此,马厂长不是高厂长看中的人,只是后来他又怎么成了左厂长的人?志平想再问时,办公室的电话铃声急促的响起,原来是业务员带着客户马上就到厂里了,通知一下财务,晚上加班开票。
缪大姐挂了电话,告诉志平,客户马上到了,并给车间打电话。
那天晚上接待好客户,办公室的杂事也安排妥当后,已是深夜12点多了。志平躺在床上辗转难眠,缪大姐告诉了他马厂长和他女儿马海波的一些事。他还想知道更多更详细一点,可缪大姐都忘了自己说了些什么,又或者晚上等客户闲得慌,她只是随口说说而已。
然而志平的心里像是种下了一粒种子,一开始羞怯,不好意思,到后来啥都跟缪大姐说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每天去食堂,能看到马海波就很开心,那份快乐是春天的晴空万里,花团锦簇。
他见谁都客客气气,对谁又都是一样的彬彬有礼。唯有对马海波时,他会无来由的不开心,或者是因为食堂里没看见她的身影,或者是她没跟他说话,又或者是马海波身边有其他人……
又一天,马海波在临近下班时过来报食堂伙食账。当她袅袅的身影出现在走廊里时,葛会计微笑着起身离开财务室,或许是有事提前走了吧?志平觉得葛会计走得恰如其分地好。
当不大的财务室里,只有志平和海波两个人面对面坐着报账时,志平的心就紧张,盯着一张单据翻来覆去重复地计算。
马海波白白的皮肤,白到志平心里作怪,红衫黑裤的搭配更是醒目张扬。海波歪着头,几缕头发滑下来,停在白皙的耳边,志平看得呆了半天。
海波一回头看到志平像个毛头小伙子一样冒失的神态,便笑着问怎么不报账了?
志平才慌慌忙忙三下五除二地的结算完毕。报完帐志平告诉海波,以后晚上财务室下了班,她也是可以过来报账的。
海波仿佛没听见,又或者听见,但那是听进心里去的话。喜悦的心情便藏在心里,久久不肯出来,海波拿了报账的现金起身离开财务室,出门时回头告诉志平:“快去吃饭吧,今晚有你爱吃的红烧鱼头。”
志平很开心的起身,噼里啪啦锁上抽屉,合上台账,他的心仿佛随着海波哒哒哒的脚步声开溜了。
志平心情愉快的吃过晚饭,便想去马海波宿舍那边玩,没想到采购部的王大贵急急忙忙过来换点零钱,说好不容易今晚凑成一桌人打麻将,换了零钱他就匆匆下楼,去房间里摆好桌椅,坐等麻友陆续过来。
志平站在二楼西侧的走廊上,看到马海波兴致颇高的跟销售科的另一位大姐,一起往王大贵那边去了,心里不禁叹息:好好的一个女孩,怎么就喜欢打麻将了?
二
这个晚上,志平只好无精打采地回到房间里填写会计凭证。志平的出纳岗位每天进出大量现金和相应的票据。除了日清月结,收支平衡,还要过几天就把每一张票据分类制证,到月底再报给葛会计做账制表。
只有到了周末,业务员回来报账的时候,才是张志平最开心的时刻。志平认真地看到他们出差行程,仿佛自己也免费游了一趟。
志平看到蚌埠必然想到中国南北分界线;看到宿州,想到京沪线上符离集小镇和闻名四方的烧鸡,不由得砸一下嘴巴;看到安庆必然是临江的振风塔,仿佛有江风吹过。马鞍山呢又一定是李白逐月溺水的采石矶,而芜湖,当然是米市和铁画了。这些在上学时候地理课上背诵的知识,没想到在做出纳会计报账时,心情愉快地像是坐着火车报站名。
这个周末,志平又去业务员们住的四合院,找高凡莫建平他们玩。高凡是高厂长的小弟,一个又高又瘦的年轻人,总是一副笑嘻嘻的模样,仿佛生活不外乎就是笑一笑别人,再被别人笑一笑。他时常跟小莫在一组跑业务,总会有意想不到的笑话连篇。
路西边的四合院里,三排房子是业务员的宿舍,靠南边那一排是马海波和几个女同事的宿舍。每次志平总是先去业务员那里转一圈,再去马海波房间逗留一会。
今晚志平刚进四合院,就听到井台边的女孩子们在叽叽喳喳说话。高凡的宿舍里围着很多年轻人,在高谈阔论这一周遇到的趣闻异事。小莫安静地坐在办公桌前,填写差旅报销单。志平拿着一本《读者》走了,高凡头忙问张会计不坐会吗,志平说有《读者》就不要兄弟们了!
志平走到南面那排房子跟前。这里要安静多了,靠西头是一个种菜老头的房间,隔着老头的房间再往东,是马海波和食堂另一个员工杨梅的宿舍。志平心头一热,他想去马海波房里转转,心里是一种说不清楚的甜丝丝的感觉。
他既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喜欢马海波,又忍不住把心里的喜悦从脸上表现出来,从言语上透露出来,多么矛盾而甜蜜的感觉!
今晚海波的房间里还有销售科的花二姐,她正对着一个新业务员在说话,海波坐在床上,听她们说,偶尔也说一句两句,只有杨梅在用心地低头叠衣服。
看到志平进来,花二姐反客为主,很客气地让座,志平既不坐下来,又不道谢,却没头没脑的说自己过来是因为去了高凡房间找小莫玩,顺道来的。
花二姐只是笑笑,并没说话。倒是海波格外兴奋起来,看到志平手里的《读者》,一把夺过来,哈哈笑道:“我最喜欢《读者》了,让我先看看。”马海波这么一闹,让原来还有些紧张的志平放松下来,志平坐下来,问她上次拿的那本还没还他。
海波立马说:“在我这里啊,你放心,一起还。”
花二姐微笑的脸上掠过一丝惊讶。她真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内,海波就和志平如此熟络了,如果他俩好上了,那对她们销售科又会少了一份力量。
花二姐见海波抢的杂志是《读者》,便对她说:“你如果要看,去销售办公室吧,我们定了全年的。”
海波指着志平说:“这不是他的,肯定是从业务员那里拿来的。”
志平微笑不语,二姐赞了一句:“海波真是了解张会计。”
这句话像是一杯烈酒,两人都像是喝醉了似的,红着脸不说话。
志平也觉得海波兴奋的像个孩子,完全没有了平时那种安静和宠辱不惊的淡定。
在一旁低头收拾衣服的杨梅,一边干活一边侧耳听她们说话,最后那句“海波真是了解张会计”让她手抖了一下,几乎叠不成衣服了。
略略尴尬的氛围,花二姐像是明白一切了,笑笑起身,拉着新来的业务员走了。屋里只剩下海波,杨梅和志平时,杨梅开口问志平:“你还不走吗?我们可是要睡觉了。”
这句话说的那么自然,没有逐客的意思,更没有调侃的戏谑。杨梅觉得自己难得跟志平说上一句话,她只要能坦然地跟志平说一句完整的话,也会让她持续开心好几天呢!
志平谢谢杨梅的提醒,转身走了。他觉得跟海波无需再客气地道别,可以怠慢。只有跟杨梅才客客气气的保持距离。
然而,杨梅却认为那是她跟志平正经肃然的好感,而这种好感是志平丝毫不知的。杨梅对志平的感情犹如山坳里的一朵野花,春风来时花开,暴雨打过花落,只有大地白云看见,没人注意到一朵野花的欣喜悲伤。
花艳红在回去的路上一直不解马海波和张志平,怎么会好上了呢?
她深知,志平是刚来的会计,财务向来是左洪福的地盘。志平也就成了他们拉拢的对象,当初高厂长决定在财务科安插一个新人,也是对严、葛两会计的不信任,要起到监督作用的。如果志平被他们拉过去,也就失去财务的监督意义了。
只是马海波和宋振江的事造成的风波是志平没法知道的。一个错过现场的旁观者,听的再清楚也只是讲述者口里的故事。
当时宋振江老婆过来大闹基建科的那天下午,高厂长皱着眉头,显露出来的表情就是不屑和厌恶。
花艳红想到这里,不禁同情起志平来,然后她转念一想,起了个心思,要旁敲侧击的提醒一下张会计,至少不能让老左他们的意愿如此轻易得逞。
三
那天志平参加完销售会议后,走到高厂长面前,把派遣证拿出来,让厂长签字。高厂长看了一下,问要不要给左厂长先签。志平说没事,只是送给“乡企局”去存档。哪个负责人签字都有效。高厂长才拿起笔来哗哗哗签下“同意接收!高深”几个飘逸的大字。志平也顺便请了明天的假去市区办事。
志平再来到巢州市乡镇企业局的大门口时,感觉“乡企局”不过是个三层楼的普通建筑。没有了第一次来时,那种既激动又神圣的感觉。那时他一直在“再等等看”的无尽煎熬里,期盼着能分到一个心仪的单位。而现在,只不过是送一份派遣证来归档而已,丝毫不觉得“乡企局”有什么神秘和重要的了。
志平还是去了二楼那间办公室。当他把派遣证交上去后,在一张表格上签了自己的名字,才发现张志平的派遣意向单位“环湖建材厂”签署的日期是10月5号。老贾带着张会计来大庙镇莲花村时,已是10月中下旬了。他一开始只是怀疑日期有误,后来就看到那张表格上其他同学的名单,大都在10月10日之前都已派遣结束。志平疑惑不定的时候,那个胖胖的主任回过身来问志平放好了没有,志平立马回答:“好了好了。”
志平忽然又问主任道,“我们工作都是统一分配的吗?”主任不假思索地说:“当然了,统一协调,统一分配啊。”志平慢慢退出办公室,满腹狐疑地想。那只有一种可能,老张会计把志平的派遣证先压了下来,半个月后才告诉了他分配到的单位是环湖建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