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2章衡阳保卫战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铁马金戈!
衡阳保卫战是豫湘桂战役的一部分,之所以从战役整体中分列出来,甚至从长衡战役中分列出来,主要是因为此战的特殊性。
前章已经说到,由于日军进攻主要集中在河南、湖南和广西,因此史称“豫湘桂战役”。
当年4月日军占领郑州,5月许昌、洛阳相继失守,6月中旬长沙沦陷,随后日军向衡阳进犯。
当时,衡阳是与重庆、昆明并列的战时中国三大中心城市,税收居全国第二,被称为“小南京”和“小上海”。
而且衡阳地处粤汉铁路和湘桂黔铁路的交汇点,是中国西南的门户和军事咽喉。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日军对衡阳发起了疯狂的进攻。
1944年6月18日,经过几次大会战之后的湖南省会长沙不幸陷落,日寇铁蹄,直指衡阳。
6月23日,日本调集了10多万兵力对衡阳大举进攻,衡阳守军奋起反击,由此打响了震惊中外的“衡阳保卫战”。
衡阳人民在长期抗日救亡斗争锻炼之后,万众一心,同仇敌忾,誓死保卫衡阳,与守军一道,积极投入衡阳保卫战。
战前,衡阳人民抗敌后援会发动民众破坏道路,毁掉桥梁,切断日军进攻路线。
日军曾派飞机侦察,得到的情报称“株洲至衡阳之铁路和宝庆至衡阳之公路,悉被衡阳居民破坏,运输设备,一无所有。”
这些任务全是群众自愿参加,义务完成的。同时,抗敌后援会和市政府、工会还组织了3000名工人,征用了市区120家木材厂商的木料120余万根,配合奉命“死守衡阳”的国民党第十军,利用衡阳周围河川、丘陵、城墙和房屋,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
城内各街道挖掘了战壕、散兵坑,修筑了暗堡、机枪掩体、铁丝网等,构成坚固的防卫体系。
这些防御工事,对打击日军起了很大的作用。
衡阳保卫战是在迎战敌军的左中右三路包抄的情况下拉开战幕的。
敌军中路由湘潭经衡山,攻衡阳正面;右翼出湘乡趋永丰,攻衡阳西南面;左翼由醴陵出攸县、茶陵,南犯安仁、耒阳,包抄衡阳东南面,企图切断第四战区国民党军由韶关北援衡阳的通道。
6月24日,敌第六十八师团在东阳渡以西强渡湘江,从南面围攻衡阳。
26日拂晓,衡阳机场为敌占领。28日,日军完成了对衡阳的四面包围,发起了第一次总攻击。
守军凭借坚固工事和优势炮火,奋力还击,毙敌六十八师团长佐久间为人①中将及以下官兵2000余人。
经过短暂休整和补充后,日军于7月11日晨发起第二次总攻击,向衡阳城垣倾泻了大量的炸弹、燃烧弹和各种毒气弹,守军则在支前群众的积极配合下,奋起反击。
双方在莲湖台激烈厮杀一天,黑徽联队付出死伤过半的代价,也无法接近守军的核心阵地。
7月30日,经过10天的调兵遣将、调整部署的日军,发动了第三次总攻。
他们以飞机大炮向核心阵地和市区狂轰滥炸。4个半师团的日军,从南北西三面猛攻核心阵地,战斗异常激烈。
8月7日,敌机和炮兵继续对守军核心阵地进行轰炸、扫射和施放毒气,步兵则趁机楔入。
守军靠空投粮草、弹药已相当困难,炮兵无炮弹御敌,改成步兵。
守军经46个昼夜盛夏酷暑的激战,未得休整,食物匾乏,营养不良,痢疾流行,医药奇缺,非战斗减员严重,已没有堵截缺口的兵力。
日军探知演武坪是守军的薄弱部位,便集中火力猛攻。守军的文书、军医、看护以及留城的百姓,都拿起武器同入城敌军展开激烈的巷战。
第三师九团团长鞠震震壮烈牺牲;虎形巢、接龙山、小西门、五桂岭、回雁峰、岳屏山守军亦血染征衣,赤地一片。
情况万分危急,第十军军长方先觉等向重庆国民党最高当局发出最后一份电报称:“敌人今晨由北门突入以后,即在城内展开巷战,我官兵伤亡殆尽,再无兵可资堵击,职等誓以一死为报国家!”
8月8日拂晓,衡阳在外无援兵,内无弹药的情况下落入敌手。
从1944年6月23日开始,到8月8日结束,历时47天,共打死日军约2万人,伤近6万人,打破了日本大本营原计划7天之内打通湘桂线直抵滇缅的黄梁美梦。
我方守军牺牲1万6千余众,最后仅存1200余人。衡阳人民为抢挖工事,运送弹药,就牺牲了3174人。
千年古城夷为平地,抗日将士和衡阳人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最终在外无援军,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守城最高指挥官、国民党第十军军长方先觉等一批高级将领最后以保全伤兵的条件向日军投降。
衡阳保卫战尽管最后将降城亡,但以全局而论,此役给日寇以沉重的打击,打出了国威,打出了民族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气节和精神。
日本鬼子做梦也没有想到,就是中国南方这么一座人口20余万的小城池,竟要他们花几倍于守军的兵力,耗去47天时间,丢下几万条性命,才勉强拿下。
当时中方守军是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十军。该军由于前段作战消耗过大,人员装备只有七成,总兵力只有17000多人。
而气势汹汹的对手则是横山勇率领的日军第11军,该军下辖5个师团,共计11万余人。
“战斗开始前,城内30万居民被疏散,从6月22日日军开始轰炸到8月8日日军攻入城内,中国军人和日军进行了殊死搏斗。”刘佳嘉说。
第十军得到的命令是固守10天,等待援军,可援军始终没有来,他们却坚持了47天。
虽然衡阳最终失陷,但这些中国军人对得起国家。
回忆当年的烽火硝烟,老兵彭中荣这样描述:那就是一场血战,主守城南张家山、五桂岭阵地预十师3个团、直属部队伤亡90%以上。
战斗一线的连营级干部死亡殆尽,更不要说士兵。
五桂岭争夺战,半天里晋升了5个营长,但又全部阵亡。张家山阵地预十师三营独力苦战。连、营长等相继阵亡,副营长继续指挥,死战不退……
在日军的战报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中国军人的英勇顽强。
《日本帝国陆军最后决战篇》里有这样的记载:“敌人之守将方先觉将军,为一号骁勇善战之虎将,其第十军之三个师,皆以必死之决心,负隅顽抗,寸土必守,其孤城奋战的精神,实令人敬仰。亘四十余天之激战中,敌人尚无一卒向我投降。”
在衡阳保卫战纪念馆参观,最让人震撼的当属一幅名为《陆军第十军衡阳保卫战阵亡将士忠骸之一部》的照片。
这张摄于1946年的照片上,是抗战胜利后在当年阵地上收集的3000多具将士遗骸,头骨在中间,其它骨骸放置两侧。如山的白骨,充分证明了衡阳保卫战的惨烈和中国军人的英勇不屈。
根据美国国会图书馆记载,衡阳保卫战中国军队死伤1.5万人,其中7400人捐躯;而日军则付出了超过7万人死伤、4.8万人被击毙的惨重代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