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iaoshuo.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铁马金戈 > 第1211章豫湘桂战役

第1211章豫湘桂战役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铁马金戈!

豫湘桂战役,国军不堪一击,接连遭受豫中会战、长衡会战、桂柳会战三场惨败。

与前两场会战不同,桂柳会战的主战场是桂军大本营,加之白崇禧插手了桂柳会战部署。

所以很多人认为桂柳会战的惨败,是白崇禧的桂军为了保存实力,消极应战导致的结果。

更有甚者认为桂军不放一枪一弹就丢了桂林。事情的真相又是如何呢?本章依据史料就来了解一下桂柳会战的历史。

当时广西已经划为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虽然是一个战区,但东面有余汉谋的第7战区,北面有薛岳的第9战区,日军已经三年没来广西了。

所以,第四战区防务非常松弛,只有桂军夏威的16集团军。而这个集团军下面也只有贺维珍的第31军。

所以广西的防务就被外界讽刺为“三代单传”,即一个战区、一个集团军、一个军。

当然,当时国军是不可能知道日军“一号作战”计划的战略目的,日军打到衡阳快守不住的时候,国军从缴获的文件上面分析日军还在不断增兵,才判明下一个目标很可能是广西。

这时候张发奎慌了,虽然广西是桂系的地盘,但他才是具体责任人。于是急忙向老蒋求援。

有资料显示,张发奎最少5次向蒋介石要求调兵。最后一次是10月15日,当时日军已攻破广西北方屏障。

张说,9战区还有8万兵力,在敌后打游击绰绰有余,现在只能确保桂柳才能挽回败局,“轻重缓急,明如观火”。

张发奎为了守广西也是用心了,看到这封电报,都有了老张差点要哭出声的画面。

但是蒋介石第一时间没答应,只派了93军的先头部队开到贵州边境。同时电令7战区余汉谋增兵广西,并向他说明广西战略位置比他占领的地盘重要。

余汉谋复电说手下没兵了。老蒋毫无脾气,让刘斐做他工作,直到日军攻破全州一个月以后,余才答应派64军进广西。

当时白崇禧在担任副参谋总长,按说第四战区的事跟他没关系,但广西毕竟是老巢,他不得不亲自部署,不然无颜面对父老乡亲。

他给老蒋交了一个作战方案,说桂林山多好守,给我兵,至少能守四个月。

后来此说被人断章取义,说白崇禧承诺要守4个月,最后只守了几天。而故意忽略了要老蒋派兵的前提。

白崇禧跑到9战区要薛岳撤入广西,薛岳当然不答应,当年他寄居广西时遭白崇禧不公平对待,两人产生隔阂。

张发奎反复求援,从湖南退下来了一部分残军,才使广西兵力增加为9个军,16万余人。除了93军是中央军嫡系,其它都是地方部队和收编的中央军杂牌。

于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生了,豫中会战国军投入23个军40余万兵力,长衡会战投入16个军约30万人,为何到了打广西就给16万人了?

对比一下日军,用于进攻广西的部队8个师团、2个独立混成旅团加上第五航空军一部和一些特种部队,总兵力约15万人,与前两次会战相比只多不少。

有些作者写文章说,广西部队别人指挥不动导致桂柳会战惨败,但桂军只有2个军在广西,似乎对战局起不了决定作用。

难道是中央没兵了吗?当然不是,当时胡宗南40万精锐还在陕甘宁边区保卫延安,贵州也有在整训的中央军。

说白了,当时已经是战争末期,明眼人都知道战争快要结束了,接下来又要回到派系大乱斗时期。

对此,史迪威非常恼火,亲自飞到桂林视察。当时桂林是美军空军基地,也是国军后勤基地,存放了大批越过驼峰航线运来的物资。

史迪威不得不安排人把这些物资转运走,同时要求老蒋调胡宗南部出山抗日,否则就武装延安部队。

这刺到老蒋痛处,一通电报要求美国把史迪威召回去。

张发奎曾感叹说:“只要日军真心想打的城市没有打不下的。”

他的意思非常明显,这接近1:1的兵力,单从这点看,广西必败,剩下的只是能守多久的问题。

老蒋虽然不愿增兵,但却规定了每个地区防御的时间——全州、桂林、柳州各三个月。

这真打了一手好算盘,日军9月中进入广西,再在广西打9个月都到了美军在日本扔原子弹的时间了。而且这9个月把广西打个稀巴烂,你桂系以后还有跟我叫板的资本?

这恐怕才是老蒋不愿向广西增兵的主要原因吧!

从地形上看,从北面进入广西的只有两个通道。一个是全州县的黄沙河,一个是恭城县的龙虎关。

当时判断日军主力大概会走黄沙河,于是张发奎派陈牧农的93军驻守,陈牧农给老蒋打包票说最少能守三个月。

张发奎去全州视察工事时,发现他只摆了一个团在黄沙河,主力在全州县城。张质问他这是要干啥,陈牧农回答是老蒋授意的。

张发奎一看,你这样还敢说守三个月,我跟委员长报告一下,你守半个月让我把物资全转运走就谢天谢地了。

结果日军9月11日向黄沙河阵地发起进攻,佯攻了两天。在黄沙河东北方向有一条非常隐蔽的山道,雨季是水沟,旱季可以过人马,地图上没标示,只有当地村民才知道。

日军从这里绕过黄河沙,全州防线瞬间崩溃。

9月14日,陈牧农撤出全州,只守了3天。如此一来,全线动摇,桂林的防备就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

在这之前,白崇禧提出少部分士兵守桂林,主力摆在城外,哪个方向有日军突入就合力围歼。

张发奎的参谋处长李汉冲将其称为“依城野战”,并在《文史选辑》上撰文,称这是桂系为了保存实力的安排,桂军应该把主力排在城内。

后来被很多文章引用,当做桂系不守桂林的证据。其实,这些人估计大多没到过桂林,也懒得查一下地图。

桂林其实很小,老城区更小,骑自行车从南到北用不了20分钟,城墙大概只有2人高。

桂林山多,但是老城区里面基本是平地,无险可依。

从战术上看,2个军摆在城内不是等着送人头吗?白崇禧这个战术不是为桂林定制的,早在南京保卫战时就提出过,可惜未被采纳,结果10多万大军挤在南京城内,后果有多惨?已成镜鉴。

当然,国人向来只以成败论英雄。只要你胜利,不管战术再烂,你都厉害;只要败了,你战术再好,都要背黑锅。

再看看地图,桂军城外的主力摆桂林东南方向的六塘、阳朔,当时东面还有日军。

如果真想保存实力,摆放在西南方向的永福不更好吗?一旦打不过,可以立即通过河池退入贵州。

全州丢了后,损失了大批军事物资,老蒋震怒之下要张发奎处决陈牧农。

陈牧农是黄埔一期学生,张发奎要动手的话就把整个黄埔系全得罪。于是他建议先押送重庆受审后再处理。

老蒋复电立即处决,处决后拍照呈报备案。老蒋处决的人不少,指明要求拍照上报的仅此一人,难道还怕他找替身?

后来李汉冲回忆,陈牧农知道事态严重以后写信向张发奎求情,说来广西之前委员长面授机宜,要相机行事,不要投入主力作战。

并托副军长转给张。但这位副军长不太厚道,为了坐上军长位置,把信转给了老蒋。

于是,老蒋怕自己秘密泄露,羞怒之下,痛下杀机。

抗战胜利后不久,老蒋指示按中将阵亡待遇抚恤陈牧农的后人,看起来内心也有亏欠。

总之,老蒋保存实力,消耗桂系的打算是坐实了。

10月初,全州沦陷不久,日军从广州方向增兵,进攻广西桂平一带,威胁柳州。

张发奎自信能在美军飞机配合下击退进犯的3000多日军,把粤军64军及桂军排在六塘、阳朔一带的主力调动到柳州方向加入桂平作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