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iaoshuo.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世界名人史 > 第30章 千古一帝嬴政

第30章 千古一帝嬴政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世界名人史!

战国末年,风云谲诡,诸侯割据,战火连绵。秦昭襄王四十六年,秦赵长平之战爆发,赵国大败,四十万赵军被坑杀,赵国元气大伤,却也因此对秦国恨之入骨。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嬴政出生于赵国邯郸的质子府,他是秦庄襄王嬴异人之子。因父亲身为质子,嬴政自幼便在赵国饱受冷眼与欺辱,赵国孩童常对他投掷石块,骂他是“秦狗”。

小嬴政被欺负后,怒目而视,攥紧拳头:“你们等着,总有一天我会让你们为今日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一旁的母亲赵姬心疼地抱住他,泪流满面:“政儿,莫要冲动,我们如今寄人篱下,只能忍耐。”

嬴政咬牙切齿:“母亲,我记住了,等我长大后,定要让秦国一统天下,让这些人不敢再小瞧我们!”

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派军围攻邯郸,赵国危在旦夕。赵孝成王欲杀异人泄愤,异人在吕不韦的帮助下,重金贿赂守城官吏,仓皇逃离邯郸,回到秦国。而嬴政与母亲赵姬则被迫留在赵国,继续在生死边缘挣扎。

赵姬紧紧搂着嬴政,神色忧虑:“政儿,如今局势危急,我们一定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能被赵人抓住把柄。”

嬴政坚定地点点头:“母亲放心,我会保护好您的。总有一天,我们会回到秦国,让那些欺负我们的人后悔。”

此后数年,赵姬凭借着自己的聪慧与胆识,带着嬴政在赵国东躲西藏,艰难度日。这段经历,让嬴政对权力的渴望愈发强烈。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孝文王即位。异人被立为太子,赵国为缓和与秦国的关系,将嬴政母子送回秦国。回到秦国后,嬴政初见祖父秦孝文王,孝文王见他眼神坚毅,举止沉稳,不禁暗暗称奇。

秦孝文王慈爱地看着嬴政:“你便是政儿?多年不见,已然长成一个坚毅的少年了。”

嬴政恭敬地行礼:“孙儿嬴政,拜见祖父。这些年在赵国,孙儿日夜盼望着回到秦国,为秦国效力。”

秦孝文王欣慰地点点头:“好,好啊,秦国后继有人。”

然而,秦孝文王在位仅三天便去世,异人顺利登基,即秦庄襄王。秦庄襄王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封文信侯。

吕不韦权倾朝野,广纳门客,编撰《吕氏春秋》,企图以自己的思想影响秦国朝政。

一日,吕不韦进宫面见秦庄襄王,献上《吕氏春秋》:“陛下,此书汇聚百家之长,若依此治理秦国,定能使秦国更加强大。”

秦庄襄王翻阅数页,微微皱眉:“此书虽有可取之处,但秦国以法家治国已久,骤然改变,恐生变故。”

吕不韦连忙说道:“陛下,如今秦国已非昔日可比,统一六国乃大势所趋,需博采众长,方能长治久安。”

秦庄襄王思索片刻:“此事容后再议,丞相一片苦心,寡人明白。”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年仅13岁的嬴政登上秦王之位。因嬴政年幼,朝政大权实则掌握在丞相吕不韦与太后赵姬手中。吕不韦以“仲父”自居,时常出入宫闱,与赵姬旧情复燃。

随着嬴政逐渐长大,吕不韦担心与赵姬的私情败露,便将嫪毐引荐给赵姬。嫪毐深得赵姬宠爱,被封为长信侯,势力逐渐膨胀,门下食客多达数千人。

一日,嫪毐与门客饮酒作乐,得意忘形:“当今秦王,不过是我与太后之子的傀儡罢了,待时机成熟,我儿将取而代之!”

门客们纷纷附和:“侯爷英明,日后必能成就大业!”

然而,这些话传到了嬴政耳中,嬴政怒不可遏:“嫪毐竖子,竟敢如此大逆不道!待我亲政,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嬴政虽年少,却暗藏锋芒,深知自己必须隐忍,等待亲政时机。他表面上对吕不韦与嫪毐的所作所为不闻不问,暗中却在培植自己的势力,招揽李斯、尉缭等人才,为日后亲政做准备。

李斯拜见嬴政,恭敬地说:“大王,如今秦国国力强盛,正是统一六国的大好时机。但朝中吕不韦、嫪毐等人势力庞大,需早做打算。”

嬴政目光坚定:“先生所言极是,寡人已在暗中布局,只待时机成熟,便一举铲除这些乱臣贼子。”

公元前238年,嬴政年满22岁,依照秦国旧制,前往雍城举行冠礼,佩剑亲政。恰在此时,长信侯嫪毐发动叛乱,矫诏调兵,妄图攻打蕲年宫,夺取政权。

嬴政得知叛乱消息,镇定自若,对昌平君、昌文君下令:“嫪毐竟敢谋反,此乃大逆不道之举。二位将军速率大军平叛,务必将叛贼一网打尽!”

昌平君、昌文君齐声应道:“谨遵王命!我等定不辱使命!”

双方在咸阳展开激战,嫪毐叛军虽人数众多,但多为乌合之众,秦军士气高昂,勇猛无比,最终嫪毐兵败被车裂,其党羽皆被诛杀,赵姬也被幽禁。

此后,嬴政又罢黜吕不韦相位,将其流放蜀地。吕不韦深知自己大势已去,为免牵连家族,饮鸩自尽。

嬴政站在咸阳宫城楼上,望着远方,喃喃自语:“秦国的大权,终于真正掌握在寡人手中了。六国,也将尽归大秦版图!”

嬴政善用谋略与军事手段,精心布局远交近攻之战略。他先与齐国、楚国交好,稳住这两个大国,然后将矛头对准韩国。公元前230年,嬴政派内史腾率秦军攻打韩国。

内史腾临行前,嬴政亲自为他送行:“内史腾,此次攻韩,关系重大。韩国虽小,但不可掉以轻心。务必速战速决,为大秦统一六国开个好头!”

内史腾跪地领命:“大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必拿下韩国!”

韩国本就弱小,在秦国的强大攻势下,韩王惊恐万分,无力抵抗,只得献出玉玺,举国投降,韩国率先覆灭,奏响了统一六国的序曲。

紧接着,赵国成为下一个目标。赵国名将李牧善于用兵,多次击退秦军。嬴政巧用反间计,派人在赵国都城邯郸散布李牧谋反的谣言。

赵王迁的宠臣郭开收了秦国的重金,在赵王迁面前进谗言:“陛下,臣听闻李牧与秦军暗中勾结,意图谋反,陛下不可不防啊!”

赵王迁大惊失色:“竟有此事?郭爱卿,此事当真?”

郭开信誓旦旦:“陛下,千真万确!如今赵国局势危急,陛下需当机立断,否则悔之晚矣!”

赵王迁昏聩无能,听信谗言,斩杀李牧。失去支柱的赵国军队军心大乱,公元前228年,秦军攻破邯郸,赵王迁被俘。

赵国公子嘉逃到代地,自立为代王,继续抵抗秦军。公子嘉望着邯郸方向,泪流满面:“父王糊涂啊!听信谗言,自毁长城,赵国亡矣!但嘉绝不甘心,定要与秦国抗争到底!”

魏国凭借坚固的大梁城负隅顽抗。大梁城城墙高大厚实,易守难攻。嬴政命王贲率秦军包围大梁,久攻不下。王贲观察地形后,决定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城。

王贲向嬴政奏报:“大王,大梁城久攻不下,臣观此地地形,可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城,不出数月,大梁城必破。”

嬴政思索片刻:“此计甚好,但需注意不可伤及城中百姓。若能劝降,尽量劝降。”

王贲领命而去。滔滔洪水汹涌而入,大梁城顿时成为一片泽国。三个月后,城墙崩塌,魏国于公元前225年宣告灭亡。

楚国地大物博,实力雄厚。嬴政先派年轻将领李信率二十万大军攻楚。李信初战告捷,却因轻敌冒进,被楚军将领项燕大败。

李信兵败后,向嬴政请罪:“大王,臣轻敌冒进,致使秦军大败,臣罪该万死!”

嬴政面色凝重:“胜败乃兵家常事,你起来吧。此次失败,让我们看清了楚国的实力。”

嬴政并未气馁,他亲自前往王翦家中,恳请王翦出山。

嬴政诚恳地对王翦说:“老将军,楚国势大,非将军出马不可。寡人之前用人不当,导致兵败。如今恳请老将军挂帅出征,灭楚重任,就托付给老将军了。”

王翦推辞道:“大王,臣已年迈,恐难当此重任。”

嬴政坚定地说:“老将军,大秦上下,无人比您更懂兵法,更懂楚国。若老将军不出,谁能为寡人分忧?”

王翦提出必须给他六十万大军,嬴政毫不犹豫地答应。公元前224年,王翦率领六十万秦军伐楚。

王翦深知楚军士气高昂,采取坚壁清野、以逸待劳的策略,与楚军对峙数月。楚军求战不得,士气逐渐低落,项燕无奈之下,只得率军东撤。

项燕对部下说:“秦军坚守不出,我军粮草渐少,士气低落。如今东撤,寻找战机,再与秦军决战。”

王翦抓住战机,挥军追击,大败楚军,项燕自杀。公元前223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寿春,楚王负刍被俘,楚国覆灭。

北方的燕国,太子丹为挽救危局,派荆轲刺秦。荆轲带着樊於期的首级和燕国督亢的地图,前往咸阳宫。

在易水河畔,太子丹为荆轲送行,高渐离击筑,荆轲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太子丹泪流满面:“荆卿,燕国存亡,全系于卿一身,望卿保重!”

荆轲义无反顾地上车离去,头也不回。

在咸阳宫的大殿上,荆轲向嬴政献上地图。图穷匕见,荆轲拿起匕首刺向嬴政。嬴政大惊失色,慌乱中绕着柱子躲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