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iaoshuo.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我和宰相刘罗锅 > 第141章 使臣之争

第141章 使臣之争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我和宰相刘罗锅!

第141章 使臣之争

乾隆五十三年秋,京城的天空湛蓝如洗,丝丝白云悠悠飘荡。乾隆皇帝收到了远在万里之外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六的书信,书信是由一个中国名字叫贺清泰(原名Louis poirot)的法兰西人带来的,由于此人才华出众,后来不久便进入宫廷供职不提。

且说那一日,乾清宫内,烛火摇曳。乾隆屏退左右,独坐在龙椅之上,缓缓展开那封来自异域的书信。信上文字,乃是由贺清泰精心译为汉文,笔触工整,却难掩其中透着的别样风情。

路易十六在信中先是表达了对东方大国君主乾隆的敬仰之情,言辞间满是对天朝上国的倾慕。“听闻贵国,地大物博,礼仪之邦,声名远扬于四海之外。朕心向往久矣。”他这般写道,描述着法兰西对清国的诸多想象,从繁华的市井到神秘的宫廷,无一不令其好奇。

随后,路易十六提及了两国互通有无之事。“吾国之奇巧器物,如自鸣钟、珐琅制品,工艺精巧,愿与贵国共享。亦望能得贵国之丝绸、茶叶、瓷器,以解吾国民众对东方珍品之渴慕。”他详述着法兰西的特产,试图开启一场跨越重洋的商贸往来,字里行间,满是对贸易前景的期待。

信中还谈及了文化交流。路易十六盛赞中国的诗词书画、经史子集,“贵国之文化,源远流长,如璀璨星辰,照亮世界。朕愿派遣博学之士,前来学习,亦望贵国能遣贤才至法兰西,传播贵国之文明。”他提议互派学者,搭建起东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

乾隆读罢,陷入沉思。手中的信笺,似有千钧之重。这万里之外的法兰西,虽远在天边,却带着如此热忱的交流之意。他抬眼望向窗外,夜色深沉,心中却思绪翻涌。这封书信,或许将成为大清与异域交往的新起点,是福是祸,难以预料。

几日后,养心殿内,乾隆召见军机大臣。“那法兰西国王的书信,诸位都看过了。说说,这事儿该如何应对?”乾隆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

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无人作答。许久,一位老翰林出列,拱手道:“陛下,法兰西远在万里之外,其心难测。通商之事,虽能带来些许财物,却恐扰乱我朝安稳。文化交流,亦恐生异端。还望陛下三思。”

乾隆微微颔首,未置可否。这时,另一位年轻的翰林张问陶站出来说道:“陛下,如今世界渐开,他国皆在互通有无。我朝若拒之门外,恐失良机。通商可增国库之财,文化交流亦能彰显我朝之大度包容。”

乾隆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已有了计较。他缓缓开口:“通商之事,可先试探,不可贸然行事。文化交流,可选博学稳重之士前往,亦允其派来之人,在国子监学习,务必要让他们知晓我朝礼仪法度。”

那么,路易十六来信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那咱就展示一下路易十六来信的内容:

伟大的中华帝国皇帝乾隆陛下:

我,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六,深信通过富有成效的相互交流,我们两大王国——法兰西与大清国之间的联系能够得到加强与深化。为此,我怀着最大的敬意与谦恭向您发出这一邀请。

我们法兰西,在科学、技术、文化和艺术领域取得了显着的进步。我们在建筑、绘画、音乐以及机械方面的知识或许会引起您的兴趣。同样,我们也对大清帝国丰富的文化和千年传统深深着迷,这些文化传统为世界带来了诸多智慧与灵感。

因此,我恭请陛下派遣有能力、有见识的使者前来法兰西。他们能够领略我国的奇景,与我国的学者、艺术家和工匠会面,并与他们分享中国的知识和经验。我坚信,这些交流将产生富有成效的协同效应,增进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

祝愿他们在法国度过愉快且富有收获的时光。陛下,请接受我最深切的敬意与最崇高的问候。

路易十六,法兰西国王

乾隆看后当十分高兴。因为路易十六自成为法国国王之后,就与乾隆建立了良好关系,并且成为了书信之友。路易十六此次邀请,乾隆当然高兴之至。带着让人觉察不到的兴奋再次开口道:“法兰西国王的来书,言辞恳切,邀我大清遣使回访,增进邦交。此乃大事,关乎我朝颜面与邦交和睦,众卿说说吧!”

话音刚落,领班军机大臣阿桂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遣使一事,关乎重大,需选派德高望重、才识兼备之人。此人不仅要熟知我朝礼仪典章,更要能洞察外邦形势,不辱使命。”

乾隆微微点头说道:“阿桂所言极是,众卿不妨举荐一二。”

和珅嘴角微微上扬,迈出一步,躬身道:“陛下,臣举荐自己。臣久在陛下身边,深知陛下对邦交之重视,且臣对西洋事务多有涉猎,常与洋商往来,知晓其风土人情,定能圆满完成使命。”

福康安一听,心中不悦,也赶忙出列:“陛下,和大人虽对西洋事务有所了解,但出使法兰西,责任重大,需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与外交手腕。臣屡立战功,在军中威望颇高,法兰西对我大清的军事力量亦有所耳闻,由臣出使,更能彰显我朝国威。”

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群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认为和珅机敏聪慧,善于周旋,是出使的合适人选;有的则觉得福康安战功赫赫,气势不凡,更能威慑外邦。

刘墉皱了皱眉头,出班道:“陛下,和大人与福康安皆有过人之处。然出使一事,非比寻常,既要展现我朝之文化底蕴,又要维护我朝之尊严。臣以为,需从长计议,不可仓促定夺。”

王杰也随声附和:“刘大人所言极是,遣使关乎国家声誉,不可草率。”其实王杰不想让和珅出使法兰西,他怕和珅会趁机贪腐。

纪晓岚抚了抚胡须,笑着说:“陛下,两位大人各有千秋。但依臣之见,出使法兰西,还需考虑其语言沟通、文化理解等诸多因素。”

乾隆沉思片刻后说道:“众卿所言皆有道理。和珅,你详述一番,若你出使,将如何与法兰西周旋?”

和珅自信满满,侃侃而谈:“陛下,法兰西乃西洋强国,重商重利。臣若出使,先以丰厚的礼品示好,再与他们洽谈通商事宜,许以一定的通商优惠,如此既能增进两国情谊,又能为我朝带来实惠。”

福康安冷笑一声,道:“陛下!和大人之言不可用。想法兰西乃西方军事强国,仅靠通商利诱,恐难服其心。臣若前往,先以我朝赫赫战功威慑,再以礼相待,晓之以理,让他们知晓我大清天乃朝上国,不可轻侮。”

乾隆希望通过这次出使,既展示大清的国威与繁荣,又想增进与西洋国家的交流通好,获取更多的利益,是要仔细的斟酌斟酌。

早朝结束后,和珅回到府中,脸色阴沉。他没想到福康安竟公然与他争夺出使法兰西的机会,这让他心中十分恼怒。

“来人!”和珅一声令下,管家刘全赶忙走进来。

“老爷,有何吩咐?”刘全恭敬地问道。

和珅在厅中来回踱步,思索片刻后道:“你去打听一下,福康安最近有什么动静,尤其是与朝中大臣的往来。另外,想办法找到他的一些不足之处,若此次出使之事他敢坏我好事,我定不饶他。”

“是,老爷。小的这就去办。”刘全领命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