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族谱之辩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我和宰相刘罗锅!
第140章 族谱之辩
前文书说过,刘墉府上由于失火,关于和珅里通外国的证据全无。而在善后的过程当中,顺天府尹莫詹菉曾从刘府的废墟中找到了一本被烧得残缺不全的刘氏族谱,而这残缺不全的族谱上却有一页写着刘墉曾祖父刘必显曾是“明朝天启四年的举人”的字样,而关于刘必显的其它记载皆被焚毁。那些承载着刘氏家族数百年历史的纸张,如今已变得乌黑卷曲,字迹模糊难辨。
莫詹菉曾看到“明朝天启四年举人”这一行字之后,内心“咯噔”一下。涉及到前明的字眼儿,他可不敢怠慢。于是就在早朝的时候,在朝堂凭此参奏了刘墉。
翌日早朝之上,金銮殿内庄严肃穆,大臣们分列两旁。莫詹菉曾出列,双手高高举起那本残缺不全、满是焦痕的刘氏族谱,声如洪亮却又带着几分刻意的沉痛:“陛下,臣有要事启奏!”
乾隆帝用惊奇的目光扫向莫詹菉曾,微微皱眉,颔首示意他道:“有事奏来!”
莫詹菉曾上前几步,将族谱呈给御前太监,由其转呈至乾隆手中,而后跪地,朗声道:“陛下,前日刘府失火,臣负责善后清查,于废墟之中寻得此刘氏族谱残本。原本寻常族谱,倒也不足为奇,可其上赫然记载,刘墉曾祖父刘必显乃‘明朝天启四年的举人’字样!涉及前明敏感字样,奴才不敢不奏——!”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眼神中满是惊讶与猜疑。刘墉脸色骤变,瞬间从震惊转为愤怒,他立刻出列,跪地高呼:“陛下,这其中定有蹊跷!族谱已然残缺,怎可仅凭这一行只言片语便断章取义,污蔑我刘氏家族!”
莫詹菉曾却不慌不忙,依旧跪在地上,抬头直视乾隆,振振有词道:“陛下,刘府失火,诸多证据皆毁,如今这族谱虽残,却独独这关键一行字留存,不得不令人起疑。刘必显身为前明举人,刘家数代,是否对我大清忠心耿耿,实在难测。”
和珅见状,心中暗喜,心想“这正是整垮刘墉的一根稻草,我何不给他来个添油加醋?让刘墉尝一尝这文字狱的下场?”。于是脸上却做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也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莫府尹所言极是。我大清江山稳固,最容不得心怀异志之人。刘墉向来刚正不阿,忠心耿耿。若其家族真有此等历史渊源,恐日后行事,难免不受影响。”他一边说,一边用眼角余光瞟向刘墉,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刘墉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和珅道:“和珅,你莫要趁机落井下石!我刘家世代为大清效力,忠心可鉴。这本族谱自圣祖仁皇帝传之至今,尔等休想断章取义,欲陷我刘家于不义!”
此时,朝堂上分成了两派。以和珅为首的一众党羽,纷纷附和莫詹菉曾,要求乾隆彻查刘家;而刘墉的一些正直同僚,如纪晓岚等,虽未出声,但面露担忧之色,暗自思忖着如何为刘墉解围。
乾隆帝手持族谱,眉头紧锁,反复端详那行字迹。他心中亦十分纠结,刘家几代为官,忠心耿耿。刘墉又为官多年,政绩斐然,忠心他也是看在眼里的。可如今这前明举人的记载,又不得不让他心生左右为难。沉默片刻后,乾隆终于开口:“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草率定论。刘墉,待朕查明真相后定还你清白!”言罢,将族谱重重地拍在龙案之上。
刘墉心中一沉,深知此番局面艰难万分,但他仍坚定地叩首道:“臣遵旨!”起身时,他毫无惧色地看向莫詹菉曾与和珅,表现出一股清者自清的神态。
而和珅这时却不想放过刘墉,高声说道:“陛下,臣有要事启奏。据奴才所知,刘氏族谱中记载着其先祖一些不为人知的隐秘之事,这些隐秘涉及前朝隐晦颇多,如今族谱焚毁,其中详情恐再难查明。刘墉身为朝廷重臣,却未能妥善保管族谱,致使前朝隐秘再也难以查明,实乃对朝廷的大不敬,恳请陛下严惩。”
乾隆帝听闻此言,脸色顿时阴沉下来。怒目而视着和珅,问道:“和珅!你到底想干什么?想把刘墉置于死地么?”
刘墉心中气愤不已,但仍强忍着怒火,出列说道:“陛下,族谱被焚已成事实,但这绝非臣之疏忽。分明是有人蓄意纵火,意图借此陷害微臣。臣定会找出家族清白的证据,来证明臣家族的一片忠心!绝不让心怀叵测之人得逞!”
朝堂上的大臣们听闻此言,顿时议论纷纷。支持刘墉的大臣们觉得和珅此举太过卑鄙,分明是在借机打压刘墉;而和珅的党羽们则纷纷附和,要求乾隆帝严惩刘墉。
乾隆帝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目光在朝堂之上逡巡一圈,心中烦闷不已。本以为朝堂诸事可控,如今却因这一本残损族谱,搅得局面混乱不堪。他瞧了瞧跪在地上的刘墉,又看了看一脸急切的和珅,沉声道:“和珅,刘墉所言亦有几分道理。族谱既已焚毁,不可仅凭臆测便定人罪责。此事朕自会派人详查,在此期间,诸位莫要再妄议。”
和珅心中虽有不甘,但见乾隆帝态度坚决,也只能暂时作罢,佯装恭敬地应道:“陛下圣明,奴才谨遵圣谕。”可他心中却暗自盘算,定要趁着这机会,再寻些手段,将刘墉彻底扳倒。
退朝之后,刘墉心事重重地回到府中。刚一迈进家门,管家张成便匆匆迎上来,神色慌张:“老爷,可算盼您回来了。府里又出事了!”刘墉心中一紧,忙问道:“又出何事?”管家压低声音,说道:“老爷,咱们府上那些平日里与您亲近的下人们,今儿个不知怎的,竟有好几个被人莫名带走了,也不知去了何处,老奴多方打听,都没问出个所以然来。”
刘墉闻言,脸色愈发凝重。他深知这定是和珅一伙儿的手段,意在从他身边的人搞到陷害刘墉的罪证,让他孤立无援。思索片刻,刘墉对管家说道:“此事莫要声张,你暗中再去寻些可靠之人,仔细打听那些下人的下落。另外,从今日起,府里上下都要提高警惕,莫要再着了小人的道。”
安排好家中事宜,刘墉唤来我和甄平,一同商议应对之策。我们围坐一团,皆是眉头紧锁。其中甄平说道:“大人,如今这局面着实棘手。和珅他们铁了心要置您于死地,此番族谱之事,本就棘手,如今又对府中其他人下手动,怕是想把咱们逼入绝境。”
刘墉沉思片刻,目光坚定道:“他们越是如此,越说明心中有鬼。我刘墉问心无愧,定要揪出幕后黑手,还我刘氏家族清白。我料想,这族谱之事绝非偶然,其中必有隐情。咱们得从这起火的源头查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