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这婚咱还逃吗?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重生80年代后,我成了我妈!
行文至此,各位读者朋友们,还记得最最开始是想要写个什么故事吗?
对,记性真好,是关于逃婚的故事。
那,现在跑题了?没有诶。
不明白?等我,这就给你们绕回去哈。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不了就绕过去,咱看文不就图一乐嘛。
方各塆地处山顶,是个小村落,有记录在册的一共是8户人家。近些年生活安定了不少,虽然仍旧贫苦,但应该增长到了10户、11户人家这样。为了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众人拾柴火焰高”,家家户户都争取多生,这小小村落的人口数量也不算太少,村支书那里有记录的人口数量是100人左右。
人不算少,只地不怎么肥,山地居多,想种粮食就得开荒。有时候迫不得已还得时不时地返返古,捡起老祖宗的手艺,玩一把“刀耕火种”。用火开荒,快,但得防着火起山烧;不用火开荒,人力实艰难,这么小一个村子只养得起一头耕牛,根本不足以应付,各家想用得抽签排队地来。可天时又不等人,春耕春耕,你要等到夏天去了,有耕牛又怎样?
这日子腾挪施展的空间实在有限,意外得来的这不大的一只野兔也得死死瞒着,“肉”字都不能轻易喊出口。邻里乡亲的,真问起来,你不得配合着守望相助啊。不然以后这村里红事白事、起房子生孩子、杀年猪打糍粑酿豆腐,谁家有事招呼一声大家都过来了,就你们家唱独角戏?那可丢死人咯!
只是,真勉强答应了,闹到最后就得是一个大锅添满水,东家送了西家也得送,虽然每次都是看着热闹实则只有半满不满的一碗油水三根骨头两坨肉,但架不住人多啊,临了了自家侥幸能剩个兔子腿儿就不错了。
就这情形方家还惦着出嫁十年有余的大姑娘,想着给方娟婆家送去半只野兔,实在难能可贵。
蔡家庄与方各塆情形不大一样。
蔡家庄在山脚下,三面环山,一个方向沿斜坡铺陈往外,紧挨着乡里最大的那个晒沟行政村。晒沟行政村再往外就是一马平川、看不到边的良田,羡煞人也!更可气的是,这么好的良田大块大块的铺向远方,远的似乎到了天边,遇上乡里集资铺的那条直直的沥青路才停下来。
那条路上有银子岭乡唯一一条去往翠治县县城的16路公交,要不怎么说晒沟行政村是乡里排行第一呢。人口规模记录在册的就有1540多人,约有129户,下辖了三个村,桦树庄,钱各大塆,和谢家边村。
归到蔡池行政村治下的蔡家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蔡家庄比同级的李各塆、万各塆大3倍有余,尽管它没有望不到边的良田,地理位置也是次一级的,但怎么看它各方面都要比方各塆好得多得多。
蔡家庄地平土肥,人口又多,种起地来可没方各塆那么费劲儿。在蔡家庄就是13、14岁半大小子,只要肯下力气都能开出来不小的田地种庄稼,一天怎么也能拿个6个、7个工分,混个半饱不饱。更何况蔡家庄一共有54户人家,近700多口人,只要不偷懒,家家户户的日子都差不了。
可惜,这么不错的蔡家庄偏偏出了蔡黄氏这么一号“人物”。
她倒不是偷懒,她自视过高。
蔡黄氏一直以来放不下家道中落前的大家小姐架子,沉浸在呼奴唤婢的美梦里迟迟不愿醒,最好人人都对她俯首帖耳,事事顺从。在家里,她偏疼小儿子蔡国强,苛刻大儿子蔡国庆,处事不公,又见事不明,搅和得家里乌烟瘴气,没人能安生。不是她男人蔡鸿途趁着还有口气,病床前一力主张分家,坚持要把当时已经定亲但还没来得及过礼成亲的大儿子分出去单过,蔡家还不知会是怎么个糟心样儿呢。
足足费了半年,大儿子蔡国庆才终于在病弱老父亲的帮衬下,跟小他5岁的弟弟蔡国强和偏心眼偏到胳肢窝里去了的老娘蔡黄氏掰扯清楚。
蔡国庆捏在手里的那点儿家产,跟蔡黄氏借口要靠弟弟养老死活不肯松手的那些家产相比,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一箩筐陈年碎稻米、两床旧棉被、一件夹袄,已经使过多年的蓝底白花陶瓷的一碗两盘和一个搪瓷铁盆,外加两个简易的三脚木板凳。
要不是怕做得太过,被村里来来往往的人看见了,唾沫星子淹死人,蔡黄氏这点儿东西都不舍得给。
这一下就把蔡国庆心里那本就不多的惦念碾碎得渣儿都不剩。
从此只当没了娘吧。
蔡国庆因此不再像从前那样,当着娘的面总抹不开脸拒绝,无视了他娘话里话外的不喜,硬生生多在老屋赖了半年。趁这时间过礼成亲,拿老屋现成的东西娶了定好的媳妇儿朱香兰进门,也腾出空来建好了自己的新房子。
老父亲临了了终于跟新进门的大儿媳妇朱香兰见上了一面,含笑而终。
婚礼过后的第二天,不用蔡黄氏来赶,蔡国庆自己就领着新媳妇出了门,搬去了新房子。
原来半年前蔡国庆确定自己能单分出去之后,就第一时间找了村长帮忙,只花了一天时间就挑中了一个离自家老屋最远的地方,拆了不知何年何月因何故遗留在此的欧阳祖祠的断壁残垣,就地起了自己的房子。
新房子就在蔡家庄庄子正中心,左边住着人,右边住着人,前边有后边也有,斜对角人家但凡打开窗户,也能看到自家客厅一角。面积小不怕,小就往高处多建一层阁楼,光线差就多打几个大窗子,再把围墙砌矮点儿,门前也不再种竹子。
总之,最好时刻能有人旁观作证。
防的就是他那个无事搅三分的娘,担心她趁着自己不在家,或者没人看见的时候,就来家闹腾他媳妇儿朱香兰。她惯爱瞎折腾找事儿,然后扭头还能特别可怜样儿的跟别人哭诉卖惨,明里暗里指责大儿子不孝顺,娶了媳妇忘了娘。
可喜可贺朱香兰嫁了个好男人,蔡国庆完全站在自家媳妇儿这一头,只因他亲身体验过婆婆蔡黄氏是个什么德行,对他娘的话一个字都不信。
可惜方娟没这个运道,嫁了跟婆婆蔡黄氏心贴心脸对脸一个鼻孔出气的蔡家老二,完全没有要维护自己媳妇的意思,因为她男人蔡国强从生下来就是他娘的心肝宝贝,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皇家爱长子,百姓疼幺儿。蔡国强打小就受宠,是蔡黄氏放在心尖尖上的宝贝儿子,他亲身体验过并且仍旧一直在体验的都是蔡黄氏的好,蔡黄氏的善,蔡黄氏的“用心良苦”。所以他投桃报李,坚决站自家老母亲这头,对蔡黄氏那叫一个唯命是从,叫他撵狗,他绝不会跑去赶鸡。
此外,也是时日长了,他发现有他娘顶在前头冲锋陷阵,自己什么也不用干,万事不沾身,也不用担什么恶名,就什么都有了,何乐而不为。被人说两句太听娘的话算什么,我那叫孝顺!
这可就苦了方娟了!
19岁出嫁,任凭在娘家再精明强干,方娟的性子也随了方家的根儿了,从来都是明火执仗,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对内对外都坦坦荡荡。
其实这样的性子,跟任何人相处都轻松没压力,因她不会斤斤计较挟(音:xie二声)私报复,也从不行龌龊之事,日子本应该阳光明媚。
偏偏她婚后遇到了蔡黄氏这样的婆婆,可见人生际遇难料。
民国15年(即公元1926年),黄冠玥出生。尽管落地即见混沌乱世,但她丝毫未受战乱之苦,生活富足又舒适。从小接受的也一直是长大、出嫁、然后成为大家族宗妇的教育,原封不动地承继自前清时候封建世家勋贵培养嫡出女儿的那一套东西。
哪怕后来再也避无可避,黄家终于还是走向了败落,黄冠玥仍旧是受保护的温室花朵。她只知道自己再不能惬意逛街,去买中意的珠宝首饰漂亮衣裙了,有人陪同也不行。彼时她正当豆蔻年华(13岁),并不以为自己憧憬的那种婚后生活会再也不可能发生,还抱怨过家里保护太过,不让她出门。
时间水一样流过,她丝毫不知外面已经换了人间,只感觉自己明明什么也没做,一夜之间,她就突然不再是奴婢侍(音:shi四声)候、受人恭维的大家小姐,而成了人人喊打的“地主老财家的女儿”。这一次,家里也护不住她,见她年龄大了(24岁)就胡乱把她嫁到了蔡家。
她心里一直憋着一股怨气。
她被养得不谙世事,不知道这是黄家赶在最后的时间,特意给她挑了一个贫下中农成分的夫家去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保全她。
成为蔡黄氏之后,被她奉为婚姻生活宝典的仍旧是:明面一套慈悲为怀的菩萨样,暗里是杀人不见血的罗刹。甚至是升级成了婆婆(47岁),有了第一个孙辈(53岁)之后,也不改初衷。
遇上这样的蔡黄氏,哪怕嫁给了两兄弟中更为受宠的弟弟,方娟也吃尽苦头,只因她对那些 “阴招”“暗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脸上慈善可亲,手上钝刀子割肉”成套组合拳始料未及。
实在是完完全全不了解,一丝丝儿都没有接触过,破解就更无从谈起了!
直到现在。
她都怀到第二胎了,才终于回过味儿来,开始留心观察,也终于对婆婆蔡黄氏的行事风格和处事态度稍稍有了那么一点儿眉目。
只是我还能求助谁?
娘家大兄弟都能粗心成这样,人都过来了,也亲眼看到了我的处境,偏眼瞎似的问我怎么不去旁边的茅房。这,能指望得上?
离了蔡家庄,方爱军一点儿没受影响的赶回方各塆的地头忙活,甚至心里还有点儿没与大姐感情生分了的窃喜:“嘿嘿,大姐还那样拧我耳朵呢,一点儿没变,下回我要再逮着兔子我还给她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