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第2/2页)
换句话说,技术的魅力和消费主义的舒适感,掩盖了这些巨头对原本属于大众权益的事实性攫取。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m国政府在超级工业复合体中的角色。
虽然这些巨头已经超越了国家的力量,但它们和m国政府之间并非完全对立,而是一种相对博弈的关系。
m国政府并不希望这些巨头直接压榨底层民众,而是希望通过某种看不见的大手,在民众和巨头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
例如,装备军工复合体的资金来源几乎完全依赖m国政府,而这些军火巨头反过来也成为m国政府全球战略的重要工具。
同样,能源化工复合体虽然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但仍需遵循环保法规等政策限制。
在这些互动中,m国政府实际上扮演了一个“中间缓冲”的角色,既向民众展现“监管存在”,又在关键时刻保证超级巨头的利益。
这种动态平衡,让普通人即便有所不满,也大多指向m国政府,而非直接质疑超级复合体本身。
在2014年这个时间背景下,全球化仍是世界经济的主旋律,而m国的超级工业复合体也正通过全球化的浪潮获取巨额利润。
对于普通m国人来说,这种利益流动更多体现在国外的产业扩张和技术输出上,而不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例如,能源化工复合体通过与中东等地的合作控制全球石油价格,但油价波动对普通人来说似乎更像是市场规律的结果,而非某些巨头“操控”的体现。
更重要的是,在全球竞争中,这些超级复合体的资源和注意力更多倾向于国际市场,而非国内的普通消费者。
例如,军工复合体通过对外战争或军火出口赚取利润,It工业复合体通过技术优势获取国际市场份额。
这种全球化的布局,让它们的主要行为和影响都被转移到普通民众的视线之外。
不过,当“增量经济”转向“存量经济”之后呢?
林枫不由得心里冷笑,眼下的这种平衡无非就是建立在全球经济增量和技术红利上的。
当蛋糕足够大时,超级工业复合体可以忙于抢占新增市场,无暇过度压榨底层民众。
但一旦增量经济转向存量经济,全球增长放缓,普通民众对资源分配的敏感度会显着提高。
届时,这些超级巨头无疑会把注意力更多转向国内市场的“深度开发”,这势必会导致底层民众对它们的存在感急剧增强。
例如,当医疗成本进一步攀升、科技产品的隐私问题愈演愈烈、能源价格因全球竞争而高涨时。
民众可能会第一次真正意识到,这些无所不在的巨头,其实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并攫取了属于他们的一切的时候。
“深层政府”的说法就会不胫而走。
而且受众还会很广,迎合民意的反而很容易获得政治上的红利。
这些并非林枫一厢情愿的揣测,而是真真切切发生在十年之后m国大选年的场景。
而当林枫想明白这些之后,世界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这个念头突然浮现在他脑海里,带着一种荒诞的清晰感。
是啊,草台班子,一场看似恢宏、实则脆弱的表演,表演者们各怀心思,观众却全然不觉,只看到表面光鲜的布景和紧凑的情节,却不知道整个舞台随时可能坍塌。
超级工业复合体表面上是现代资本主义最精密的齿轮,背后却隐藏着一套混乱的、甚至带有原始丛林法则的运作逻辑。
他们的合作与竞争,不是为了某种高尚的目标,而是出于对利益和权力的无尽追逐。
这种追逐虽然包装得高明,但本质上并无多少区别于旧时代的领主割据。
只是领主的盔甲换成了数据、专利和游说团队,割据的土地变成了全球市场。
更可笑的是,这些巨头并不是单纯的主宰者,它们本身也被巨大的、不受控的系统裹挟着。
像装备军工复合体、能源化工复合体、医药工业复合体以及It工业复合体这四个都是工业复合体。
而在此之外,m国还有一个以摩根大通、m国银行、花旗银行、伯克希尔·哈撒韦、黑石、KKR……等组成的一个金融服务业复合体。
m国多年以来的制造业空心化以及各种产业外流很大程度上就是拜金融服务业服务体所赐。
林枫深知,这些超级复合体并非有一个清晰的“最高意志”在运筹帷幄。
相反,它们的每一步扩张,既是主动选择,又是被形势推动的结果。
资本市场、政策环境、技术竞争……这些看似有序的规则,其实只是无数次临时妥协的产物,像是班子成员随手搭起的支架,牢靠与否完全看运气。
草台班子的荒诞还体现在,它的“观众”从不认为这是一场表演。
m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深受这些复合体的影响,但几乎没有人意识到他们的生活模式早已被定义。
他们看到的,是医药公司推出“救命药”、是科技公司“颠覆创新”、是军工企业“保卫和平”。
这一切的叙事都经过精心策划,就像戏台上的故事,激发着人们的情绪,却从不揭示背后的真相。
演员们卖力演出,观众却丝毫不明白,舞台的灯光、布景和情节,全都为了让他们持续掏钱买票——不,甚至根本不是自愿买票,而是他们的钱已经被纳入了戏台的预算。
而更深层次的荒谬,则在于草台班子本身的脆弱性。
林枫清楚,m国引以为傲的这些超级复合体,表面上强大无比,但实际就像搭在深海上的浮桥。
它们的体系复杂到连内部都无法完全理解,任何一点意外的外部冲击,比如全球供应链中断、技术失灵、政策失误,都会引发系统性危机。
然而,这种危机的责任,从来不会由巨头们承担,而是通过政府或者普通人的牺牲被迫化解。
就像草台班子塌了,演员们拍拍身上的灰可以换个地方继续表演,而被砸到的,却永远是底层的观众。
林枫感到一种隐隐的不安。
如果世界是个草台班子,那么支撑这一切的,不是科学,也不是技术,而是信任。
而这种信任并非来自透明,而是来自刻意营造的错觉。
所有人都假装舞台下有坚固的地基,假装这些巨头所做的一切是理性的、可控的,是为了推动人类进步。
但林枫明白,真相可能恰恰相反——支撑这个草台班子的,是对失控的纵容,是对危险的默认。
如果有一天,这套表演无法继续,舞台坍塌,巨头们抽身离去,留下的将是满地狼藉。
观众会醒悟吗?
恐怕不会,他们只会惊讶地问:“what happe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