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iaoshuo.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快穿之皇帝的表妹不想做炮灰 > 第90章 长安

第90章 长安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快穿之皇帝的表妹不想做炮灰!

长孙氏看着窦静姝,不由得就想起了几年前的事情,心里面依旧难以平静下来。

当时她正在舅舅家里面,想到舅舅已经在和李家商议婚事了,心里面很高兴。

对于自己的未婚夫,因为哥哥的原因,她一直都很熟悉,也很盼着这门亲事。

所以哪怕明知道当初长孙家和李家只是口头上约定过,并没有交换庚贴,这门婚事并不算真正定下来了。

她依旧不顾女方的面子,催着舅舅去跟李家提这事,让李家不好意思拒绝,只能认下这门口头约定。

李家认下了这门亲事,她本来以为事情就万无一失了,一心一意的等着嫁到李家去。

却没料到在这个时候,她突然接到了消息,寄居李家的那个小娘子竟然横插一杠,让这门婚事有了波折。

虽然不知道递消息来的人是谁,她却有一种预感,这个消息应该是真的。

当初李家让二郎护送这个小娘子去洛阳的时候,她心里面就有这种担心了。

这个小娘子和二郎年纪相仿,长得也是花容月貌,又是自幼饱读诗书,不像那些丫环见识浅薄。

两人无论说什么都接得上话,又朝夕相处,只要性子不是十分惹人厌,产生感情是多容易的事情。

只是当时她再担心,却是还没有嫁进李家,也没有立场来管这事,只能盼着是自己想多了。

现在这个不知道谁传来的消息,也只是证明了她的担心是对的。

不过对于这个消息,她却也并不算十分担心,该是她的就一定会是她的。

她绝对不会输给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小娘子,她也绝对不会就这么认输。

事情也如她所料,在舅父还有兄长的帮助下,她依旧嫁进了李家,嫁给了二郎。

只是最后尽管自己胜利了,看着那个小娘子,她依旧并不喜欢。

所以她才会一进门,自己都还没有在李家站稳脚跟的时候,就想给那个小娘子一个下马威。

要是换做一开始那一段时间,长孙氏是巴不得窦静姝被留在了河东,在李家起兵的时候丢了命。

可是这些年夫妻感情不错,长孙氏对于窦静姝也没那么大敌意,恨不得窦静姝真出事。

再说了,有时候人活着才好,才能让其他人看清楚这个人,死了以后,留下的不就是全都是优点了?

不过真的看到窦静姝平安来到太原,她心里面也不会十分高兴就是了,总之心情十分的复杂。

只是这些年长孙氏也成长了不少,并没有才嫁进李家那个时候,那么的年轻气盛。

她收拾好心情,在和窦静姝客客气气的打完招呼后,就按规矩把窦静姝安置好。

长孙氏不找茬,窦静姝自然也不会故意找事,也就安静的在府里面待了下来。

只是别看李家府里一片安静,李家外面现在却正是一幅忙碌的景象。

李建成和李元吉来到太原了,李渊也算是没有了后顾之忧,马上加快了举兵反隋的举动。

打出了“废皇帝而立代王,兴义兵以檄郡县,改旗帜以示突厥”的名义,开始招兵买马。

并且在招兵初见成效,手下的兵马有了一定规模以后,便正式率军誓师,以“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的名义起兵。

起兵后,李家军队进军速度很快,一路向关中挺进,再加上李秀宁等人里应外合。

当初李秀宁没有逃离长安,直接在长安周围招兵买马,倒是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而且除了李秀宁以外,当初被留下,没有前往太原的人,也不是个个都没有本事,只能等着朝廷的清算。

其中李渊的族弟、女婿中,也有逃掉朝廷清算,自己招兵买马起兵的。

因为这些人在李渊的大部队到来的时候,也纷纷带着自己的人马响应李渊。

在这种情况下,李家军队的进军很顺利,尽管一路上也不是没有波折,却也没有碰上大的困难。

从太原起兵,到正式进入长安城,并没有花费多长时间,七月正式起兵,十月便攻入长安城。

长安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是十二朝的都城了,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十分繁荣。

并且地理位置十分安全,东边有潼关,西边有大散关,南边有武关,北边有萧关。

四座关口控制着进出长安的通道,并且都易守难攻,作为大本营十分的合适。

毕竟是这么多朝代都选做国都的地方,这个地方自然在各方面都占据了不少的优势。

国都何其重要,这些朝代自然不可能是随便定都,而是经过了方方面面的考虑。

要不是隋帝并不爱待在长安,常年都是待在东都洛阳,现在又去了江都。

长安城里面长期都没有皇帝坐镇,使这个国都的名称有点名不正言不顺。

再加上皇帝在哪里,朝廷的中心就在哪里,皇帝去了江都,又带走了大部分的兵力。

使得长安尽管是京师,镇守的兵马却并没有一个京师该有的那么多,李家想要攻进长安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何况皇帝在不在国都里面,还直接影响着这些镇守京师的官兵的抵抗力度。

所以长安尽管轻易的被李家攻破了,但是原本的优势其实还在,确实是一个好地方。

既然长安这个地方地理优势好,象征优势也很好,所以李家攻入长安以后,大部队就停留在了这里。

并没有立马开始攻打其他的地方,而是打算先在长安建立起自己的势力。

于是攻入长安后,李渊就拥立原本镇守京师的代王杨侑为帝,遥尊尚在江都的皇帝为太上皇。

李渊自己进封为唐王,长子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次子李世民封为秦国公,四子李元吉为齐国公。

至此,李家控制了关中局势。

当然,在这一场战争之中,李家也不是没有损失,不但失去了李智云以及很多族人。

甚至连李家的祖坟,李家进攻长安的时候,都全部被镇守京师的阴世师给挖了,李家的列祖列宗都被暴尸荒野。

尽管在李家攻破长安城以后,阴世师就已经李渊被杀了,可是阴世师造成的损失,也没有办法挽回。

百善孝为先,因为自己的事情祸及列祖列宗,有损阴德,显然比失去儿女的事情,更让李渊挂心。

于是在长安以后,李家便要重新整理祖坟,李渊现在肯定没有这个时间弄这些。

毕竟虽然李家占据了长安,可还是有其他势力占据了其他地方,总不能就不管那些地方了。

既然都已经起兵了,得了一个乱臣贼子的名声,又失去儿子、祸及祖宗,李渊肯定不愿意就偏居一隅。

所以在初步控制了关中局势以后,李渊便把长子李建成留在长安,处理这些后续事情。

同时又派次子李世民领兵攻打东都洛阳,打算把眼下几乎能与长安并列的洛阳,也夺到手里面。

不过这一切都跟窦静姝没有多大关系,这些大事哪有她插话的余地,何况她自己的烦心事也不少?

她以后应该怎么办?

现在最让窦静姝忧心的事情,甚至都已经不是该支持李建成还是李世民了。

毕竟这事并不是当务之急,眼下最着急的是她应该怎么办?

虽然她一直住在李家,李家从太原赶往长安的时候,也同样没有抛下她,也把她带到了长安。

可是她终究不是李家人,不可能在李家住一辈子,她的未来又是怎么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