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太原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快穿之皇帝的表妹不想做炮灰!
乱世之中,朝廷尽管还存在,却威慑力也降到了最低,起兵反隋的队伍四处都存在。
在天下没有完全统一的时候,并不存在真正安全的地方,任何地方都有危险。
太原尽管算是李家的大本营,却也是内有各种自发的起义军占山为王,外有突厥虎视眈眈。
毕竟世道太乱了,只要有几分实力的人,谁不想在这乱世之中,成为一方豪杰。
不过手里有兵还是没兵,兵马的多寡,面对相同的危险,最后的结局肯定会不一样。
在太原境内,各种自发起义战山为王的队伍,很快就在李家兵马的作用下,完全被李家平定了。
对于突厥,虽然李家的实力不可能完全压过突厥,不过双方的战争也算有胜有负。
在李建成一行人赶到太原范围的时候,此时的太原其实也并不算太平。
同样也才经历了一场和突厥的战争,最后靠着空城计,抄袭突厥后路,战胜了一场以后。
因为要保存实力,又派使臣出使突厥,才和突厥的可汗达成了协议,让突厥退了兵。
突厥退了兵,并且还承诺要支持李渊起兵,所以现在李渊手下也是人心浮动,都想趁机起兵。
李渊自然也觉得这是一个好时间,毕竟要是起兵的时间晚了,其他的势力已经做大,想要后来居上就不容易了。
只是时机虽然正好,李渊也不是没有顾虑,他现在身边只有次子在,其他几个儿子都不在身边,总不能不管。
就算不论父子感情,对于任何一个势力来说,想要发展壮大,后继有人这一个条件也必不可少。
毕竟是需要起兵,四处征战的事情,战场上又刀剑无眼,要是主公真的倒霉没了,总得有一个继承者才行。
尽管李渊身边也不是没有儿子,可是同样的理由,都是要上战场的,一个儿子也不够保险。
再说了,李渊对几个儿子,尤其是长子李建成,还是很有几分父子之情的,就更不能不管儿子的性命了。
于是在把那些劝说的下属打发走以后,看着还留在屋里的二儿子,李渊就询问起情况来。
“你大哥他们有消息传来没有,还有多久才回到太原?”
想着还毫无消息的河东那边,李世民也有一点忧心,面对李渊的询问还是摇了摇头。
“大哥尚未有消息传来,不过以太原到河东的距离,要是一切顺利的话,应该也快要到了!”
李渊听了李世民听了这话,心中就更是担心起来,“也不知道你大哥他们,一路上会不会顺利?”
这话李世民就不好保证了,毕竟顺利还是不顺利的事情,他哪里说得好?
看着二儿子不说话了,李渊知道自己刚才的话不好回答,便也不打算为难二儿子。
“好了,你也别在我这里守着了,你也趁着现在还不算忙,去陪陪观音婢,让阿耶能够早点抱孙子。”
李世民和长孙氏尽管成婚也有三年多时间了,不过因为其中有窦氏的孝期三年,自然也没有孩子。
李渊原本对这二儿媳妇,倒是还有几分担心,觉得二儿媳妇幼年丧父,又一直寄人篱下,会性格不好。
就算后面在窦氏的坚持下,亲自试探过这个二儿媳妇,觉得还算配得上二儿子,对于二儿媳妇也不算特别看重。
毕竟就算长孙氏个人条件还不错,能够配得上李世民,可是同样条件的小娘子,李家也不是找不到。
那个时候,长孙氏的表现,也只是让李渊不再反对这门婚事,愿意遵守一开始和长孙家的口头约定,真有多看重也不至于。
不过这几年时间,李渊原本留在身边的就只有二儿子李世民夫妻和三儿子李玄霸,三儿子李玄霸最后还是病逝了。
也就是说这些年,李渊身边其实就只有李世民和长孙氏在,好几年时间的相处,感情怎么也要比以前要深厚几分。
加上长孙氏作为儿媳妇也尽职尽责,对李渊这个公公又十分孝顺,也得了李渊的信任和支持。
这为人父母的,如果对儿媳妇不满意,说不定还会见不得儿子儿媳妇关系好。
要是对儿媳妇十分满意,还是盼着儿子、儿媳妇能够相处和睦的人家更多。
李渊对长孙氏挺满意的,自然就盼着二儿子夫妇能够琴瑟和鸣,再给自己添一个孙子就更好了。
而且对于已经过了知天命岁数的李渊来说,抱孙子本来也是一件挺着急的事。
毕竟正常情况下,人到了这个岁数,早就应该抱上孙子了,说不定都已经儿孙满堂了。
李渊却因为长子来得有点晚,婚事也不顺利,后面几个儿子来的就更晚了,才一直没有能够抱上孙子。
作为公公,虽然不至于像那些婆婆一样,一直催着儿媳妇生孩子,却也不是不着急。
不好和儿媳妇说这些事,和自己儿子说这些事却不用忌讳,现在李渊就对李世民说起了这事。
李世民听了李渊这话,正要开口回答,就听到外面传来带着几分激动的禀告声。
“国公爷,大郎君他们到了,大郎君、四郎君他们到了……”
听了这话,李渊哪里还顾得上刚才和李世民说的话,赶紧打开屋门,李世民也跟着迎了出去。
正好就看到就看到李建成、李元吉等人风尘仆仆的走了过来,“大郎……”
李建成一行人到了太原境内以后,因为完全不用再担心踪迹被人发现,速度更是快了不少。
于是很快就到了现在李家在太原府邸所在的城池,顺利的进了城,又进了府邸。
一行人进了府,肯定要先拜见李渊才行,于是所有人都由李建成带着,先去见李渊。
大家相互见过礼以后,把一切繁文缛节都给弄完,李渊的情绪也没有那么激动了,才开始问起了正事。
“贤婿,你怎么和大郎在一处,三娘呢?怎么没和你一块儿来?”
尽管窦氏去世前,没有来得及把女儿嫁出去,不过却也已经给女儿定好了婚事。
于是在窦氏孝期过了以后,李三娘就已经出嫁了,嫁是早就已经和李三娘定好亲事的柴绍。
女婿是门前的贵客,李渊最关心的自然是儿子李建成,先开口询问的却是女婿柴绍。
柴绍和李建成一行人一块儿赶到太原,倒是纯属巧合,两拨人马在路上碰到的。
既然是亲戚,目的地又是一样的,碰到了当然也是要一块儿走,人多也更安全一些。
至于为什么只有柴绍来了,李三娘李秀宁却没有一起来,原因也很简单。
就跟李建成把李智云留下一样,总要留人转移视线,所有重要的人都一块儿离开,不是让人一猜就知道有问题。
柴绍和李秀宁夫妻俩,觉得女眷留下更安全,最后决定还是由柴绍前往太原,李秀宁留下另外想办法躲避朝廷的清算。
毕竟李秀宁才嫁进长安柴家没多长时间,认识的人并不多,柴绍在长安,却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几乎都认识。
要是朝廷真的追究家眷责任,李秀宁只要离开柴府,随便找个地方躲着,都没有人认识,柴绍却不行。
而且往难听了说,李家愿意把唯一的嫡女嫁给柴绍,柴绍这个女婿对李家也很重要,也不能失去这个女婿。
当然道理是这个道理,话却不能这么说,听了李渊的询问以后,柴绍便开口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