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三大憾事作表态 (第2/2页)
大开科举,提拔寒门人才用以制衡。
当然,在唐朝时期,门阀基本上已经消耗殆尽了,所以之后没有再出现说什么什么门阀的大家族。
但世家,却是仍然活跃于朝堂,造成武周,玄宗,睿宗等时期,产生了大量的郑半堂,催半堂之事。
不过这个时代,随着杨轩的到来,大唐国内的势力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至于世家是否会再次迎来最后一次的大兴盛,还为未可知。
王琼说出第一件憾事后,见众人眼神微暖,便知道自己的话起作用了,面上不显,继续叹声道:
“第二件,当属和雀仙侯有关了。”
杨轩眉头一挑,似笑非笑了一下,而后恢复平静,静静的等着对方继续说下去。
“通弟言,当日和雀仙侯论战儒家典籍,在以后的日子时常怀念,想要和侯爷再好好的把酒言欢一回,但谁知世事难料,突然间便病逝,再也没有机会了。”
“无妨,他已经习得儒家真意,自会明白天人永隔之难的。”
杨轩淡淡的说道。
至于这个谁是在天上,谁又是人,却是各人想法不一样。
王琼深以为然的点头赞同:“嗯,相信通弟在下面,能够明白的。”
房玄龄和李治几人看着两人打哑谜,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这不影响几人对于这话中态度的理解。
王家,这算是在跟他们表态吗?
难道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老房和李治互望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的困惑,他们的安排还没落实呢,连朝廷的旨意都没过来。
对方又是怎么知道的?
“而这第三大憾事,便是九皇子了,当初在长安一见,惊为天人,但因为心挂儒家之事,没有多加交谈,被通弟引为第三大憾事。”
“他常常称,九皇子仪表甚佳,谦逊好礼,又有大孝,当为诸皇子之首也!”
王琼感叹的说着。
但这话中的赞美之意,真的不要太足。
连李治听出来是恭维话的人也是不禁脸现欣喜,脸带笑意的谦虚道:“不敢当,不敢当,治才疏学浅,为人粗鄙,哪能当王师这般称赞?”
王琼却是连连肯定,不让对方有着推脱的机会。
好就是好。
他一个上了这么大年纪的人还会说瞎话不成?
房玄龄眼角带着笑意看着,也不插话,这王琼,还真是洒脱,一旦看清形势,什么厚脸皮的话都能说出来。
说的还是这么一本正经,这当是他要学习的啊。
杨轩冷静的旁观着,对于王琼一番做作,不做评价,跟着队伍继续浩浩荡荡的往前面而去。
远处,已经能看到高峻挺拔的清源山了。
王家识时务自然好,若是继续暧昧不清,跟着蛇鼠两端,这样的,到时候自然不过是多上一家征伐的家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