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祭天求雨? (第2/2页)
此刻见得老房分析,也不意外。
只是群臣满意,李世民却是有些膈应,李靖第一份军情,说防守,第二份军情,说有着好时机,派一支小军队想找个机会动一下,乘火打劫一番。
李靖有这想法,其实是不错的,李世民也赞同,但大将领兵在外,尤其这个大将之前就是功劳甚厚,有着功高震主的嫌疑。
这灵性的操作,擅自进军,却是让李二有些不舒服,但他也是领过兵打过仗的,知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
毕竟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不可能事事请示,那样也打不了仗了,所以按下心中的不舒服,反而赞赏一声。
但在昨天,第三份军情送来,说二十万大军全开进吐蕃了,若不是分出一部,有着李绩带领。
李世民都得怀疑李靖这是想带着军队,到吐蕃自立为王去了。
要知道,在古代行军打仗,若是三日失联,就代表有着大事,五日失联,十有八九是被围了。
十日失联,就会判定大军被全军覆灭了。
而李靖率大军进入吐蕃,一个疆域不小,又是大唐敌对的国家里面,若是到时候故意不派传令兵发来军情。
身在长安的李世民是几乎不知道发生了任何的事。
而且,昨日军情上说着,是把大军分了两部,又分了数个规模不等的大军,插入吐蕃的腹地。
这样不断分兵,没有大的战略目标,没有大帅坐镇三军,从中指挥,这不是胡闹吗?
所以对于房玄龄说李靖那边可以缓和部分,虽然心轻了几分,但对于李靖这样没有章法,又时不时不请示就擅自主张做主的决定,却是心中暗暗记下。
帝王生性多疑,甚至情愿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嗯,你继续。”
李世民面上不显,点了点头,沉声的说着。
“是。”
房玄龄见都消化了这一所得,拱手继续说道:“臣这第二得,在于求雨,广阳那边,目前不是缺粮的问题,而是缺水,所以臣认为,可以试着请真道高僧之士,祭天求雨,祈求上天垂怜。”
众人听到前面,都是点头认同,心中感叹:老房就是老房,果然有着宰相之才。
他们都慌着想不出办法时,他却能沉稳的层层分析,针对解决,这份大才,确实远超他们。
但听到后面,却是脸现惊疑,祭天求雨,真的有用吗?
古代对于神灵,上天,还是深信不疑,但像老天爷和神灵,可不是求了就能应验的。
结果都是时有时无的,就和天气般,谁也不知道今天还是大太阳的来着,明天会不会又是大雨了。
而且,祭天求雨,灵验了还好说,是大好事,但若是毫无反应,那时的情况,可能就比现在还糟糕。
朝廷组织祭坛求雨,上天没有应答,这说明什么?
当今天子不得人心?
还是当今朝廷,不是正统?
上天不喜,才降下这等天灾?
再加上因为粮食紧缺,引起的人心浮动,一个不好,可就容易引起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