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iaoshuo.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帝国废墟 > 第九十三章 山东的乡村改革和干部储…

第九十三章 山东的乡村改革和干部储… (第2/2页)

有过后世从政和地方管理经验,瞿振渝想到山东今日的情况,也是头大无比。这一切的路线执行,根本保证就是组织和组织建设成败,说得白话点,就是要有一支得力的干部队伍来执行自己的一切方案和发展路线。而现存在于山东各级政府当中的官吏,绝对不会是他所希望的干部队伍,能够自然胜任对他们的任用。可这巨大的干部缺口,又从哪里补充呢?

看着瞿振渝两条眉毛拧在一起,说起干部的事情,表情深陷焦虑当中,秦川不忍,便开导说:

“你也不必想的那么困难,事在人为,当初刚解放的时候,新中国遇到的困难不比今天的小,还要同美国打一场大战,不也是撑了过来吗!

再说我们也不是全部处于困难的局面,也是有一些有利条件的。

首先我们这次要求南京政府动员了广大的青年志愿队伍,我刚看过最后的统计报告,总计有20000多大学生和中学生加入了此次的志愿队伍。这些年轻人一旦经过这场救灾的洗礼,经受了社会实践的考验,其中的部分人肯定是合格的干部苗子。所以我们要利用这次救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努力争取这批人到山东工作,哪怕为此再付出一些资金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第二个就是韩复榘在山东推行的乡村改革运动,这也是我们可以接着做的一件事,对于农村经济建设和干部养成也是个不错的方式。”

“韩复榘?乡村改革?这是怎么回事?”

瞿振渝连续发了几个问,一头雾水。

“说起韩复榘这个人,虽说人品不怎么样,还是个只会保存实力不顾国家的军阀,可他在历史上主政山东的时候,却是有过不错的政绩,保持了山东7年的安定和发展。

这次他主政山东,请来了著名教育家和社会改革家梁漱溟等人,在山东推行‘乡村改革’,虽然只有不到两年,成效还是不错的。现在梁漱溟他们已经在山东邹平成立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这个研究院实际上也承担了培养和培训乡村、县镇管理干部的职能。受限于韩复榘的财力和魄力,目前他只是让梁漱溟他们在邹平附近几个县试点推广,可能觉得成效还难以判断吧。

这场山东的‘乡村改良’不仅是在基层农村推广农业技术,也涉及很多如农业合作组织构建和经营模式的探索,培养出来的人可不是那些保甲长之类的低级干部,而是具有现代眼光和意识的县乡级干部。这很可以为我们所用,只要我们接手后,把这个乡村改革的范围扩大到全省,扩大这个研究院,成为现代管理干部的培训学院,那么我们今后就可以从中培养、发现和使用一大批来自乡村基层的干部。

振渝,我们刚过来,眼光还比较局限在当前的一些紧要的地方,比方说是东北、工业化发展、军事,还有这次的救灾事务。实际上中国当下最大的社会危机却来自于农村,我们都还没时间进行研究和思考。

如果是社会没有尖锐的矛盾爆发,也就不会有大革命的发生。这也就是党史上讲的‘土地革命时期’,这个阶段的革命,目标就是对封建制度下的农村经济和社会进行鼎革,重建农村新秩序。

20、30年代,是中国乡村破产衰败的年代,在山东也是同样的情景。所以说梁漱溟的这些乡村社会和经济改革,也是一种进步的力量,虽然他们没有在土地所有制方面,做出根本性的改变,还局限于传统的农业结构,未能竟全功。但不可否认,他们在缓和土地矛盾,引进先进技术和组织方式,重建乡村秩序上,也是有很大的进步意义的。你到了山东后,可以借助这股力量,引导或转化他们,变成我们进行社会经济建设的同盟。”

秦川如此一说,瞿振渝也以为然,在一旁认真思索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