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为聘:顾兄英年莫早逝 第286节 (第2/2页)
他已经有两世的记忆,自然也记得东恒国地宫里那场死战。
沈柏怕的就是他会愧疚,立刻不在意的说:“也不能算是顾兄你刺的,那个时候你被恶灵吞了灵,根本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是那个恶灵披了顾兄的皮囊,想诱我分心,而且这伤早就好了,不碍事的。”
沈柏说完逼着自己直视顾恒舟的眼睛,狐疑的问:“顾兄你该不会是觉得这伤疤很丑所以嫌弃我吧?”
沈柏想转移话题,顾恒舟却不为所动,敏锐的问:“你的心疾就是因为这个落下的?”
顾恒舟问这话的时候一直直勾勾的看着沈柏,眼眸亮得惊人,沈柏没办法骗他,只能含含糊糊的说:“有那么一点关系吧。”
沈柏不想说得太严重,但顾恒舟的直觉太敏锐了,继续追问:“你在南襄待了三年,不是养病,其实是在养伤?”
沈柏说不出话来,顾恒舟皱了眉头,神情都染上痛楚,好像受伤的人其实是他。
心底一痛,沈柏主动抱住顾恒舟的脖子,埋在他颈间轻声说:“顾兄,都已经过去了,伤口早就不痛了,我现在也好好的,活蹦乱跳着呢。”
沈柏语气轻快,但顾恒舟知道,她并没有活蹦乱跳。
她现在有心疾,一旦犯病就会痛苦不已,她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上蹿下跳,力气甚至不如赵明漪这个养尊处优的公主大。
她的身体情况已经远不如以前了。
顾恒舟抱紧沈柏,许久之后才说:“时辰不早了,先洗澡再抹药。”
沈柏试图申请自己洗,被顾恒舟无情驳回,她像一只煮熟了的虾,被顾恒舟翻来覆去的搓洗干净,而后丢到床上抹药酒。
顾恒舟对处理这种跌打损伤相当有经验,先用自己的手掌把药酒揉开,然后才放到沈柏腰上。
他的掌心烫得惊人,沈柏腰上的皮肤瑟缩了下,心底像被一片轻柔的羽毛刷过,泛起酥麻的痒。
她的脸一直烧着,浑身都是烫的,不敢看顾恒舟,只能把脑袋埋在枕头里装鹌鹑,不知道过了多久,顾恒舟终于停下,沈柏松了口气,抓紧被子滚到床角缩成一团。
顾恒舟拉开被子把她的脑袋拨出来,像教小孩儿一样说:“别捂着脑袋,会闷。”而后又说,“我去洗漱一下,你困了的话就先睡。”
沈柏缩在被子里乖乖点头,顾恒舟起身出门,一刻钟后,带着一身水汽回来,见沈柏眼睛还睁得大大的,问:“睡不着?”
沈柏摇头,欢喜的说:“等你呢。”
顾恒舟从衣柜里又抱了一床被子出来,在沈柏身边躺下。
在军营的时候,两人也是睡一张床,今天晚上沈柏却觉得自己的心脏跳得尤其快,而且脑子乱糟糟的,不知道能说些什么。
躺了一会儿,顾恒舟突然问:“那个时候,你为什么要去送降书?”
昭陵就算再怎么落败,也不至于连个送降书的人都找不到。
顾恒舟其实大概能猜到原因,但还是想听沈柏自己说。
沈柏压下情绪,回忆了一下说:“那个时候我听说顾兄你战死了,连尸首都没找到,我感觉自己的脑子好像被人掏空,什么都顾不了,只是一心想看看,那个能将顾兄斩于马下的人究竟长什么样,我想知道,究竟是什么人杀了我喜欢了那么久那么久的人。”
事情已经过去很久,沈柏再提起来的时候,也还是能感到铺天盖地的难过。
顾恒舟把她揽进怀里,轻声说:“是我不好,以后再也不会了。”
第231章 顾兄越来越可爱了
有顾恒舟在身边,沈柏安安心心睡到第二天晌午才醒。
睡得太久,从床上坐起来的时候沈柏有点懵,分不清自己在哪儿,连打了好几个哈欠,顾恒舟从外面进来,见她醒了,温声问:“还疼不疼?”
沈柏试着扭了扭腰,发现没什么问题,摇摇脑袋。
还没完全清醒,她看上去有点恹恹的,顾恒舟没有打扰她,让顾三送了热水来,亲自拧了帕子帮沈柏洗脸。
洗了脸,沈柏终于清醒,见顾恒舟拿了一套崭新的衣裙过来,抢先道:“我自己穿,就不劳驾顾兄了。”
顾恒舟把衣服放到床边,转身走到屏风后面。
沈柏麻利的穿好衣服,走出去看见桌上已经摆好热腾腾的饭菜,沈柏有点饿了,正要走过去吃,顾恒舟把她按在椅子上先梳头发。
几日不见,顾恒舟梳头发的动作越发熟练了,沈柏感觉自己越活越回去了,以前城墙厚的脸皮现在一直发着热根本停不下来。
梳完头发,两人一起吃了午饭,顾恒舟亲自送沈柏回宫。
在南辰宫小坐片刻,顾恒舟离开,没多久,赵彻摆驾南辰宫,因为沈柏保护五公主有功,又赐了许多珍宝。
大理寺连夜审讯了那两个黑衣人,他们招供,是受吏部尚书指使去找赵明漪,不过不是想伤害赵明漪,而是想找赵明漪说话,问她能不能接受复合。
今天一大早,吏部尚书一家就被大理寺的人押进了天牢。
吏部尚书一家都觉得自己挺冤的,哭着喊着求饶,大理寺的人也没问出个所以然来。
赵彻来找沈柏,主要是想跟她商讨一下要怎么处置他们。
沈柏这一世没有入朝为官,跟在赵彻身边的时间也不长,不知道为什么,赵彻遇到事情下意识的还是想跟沈柏商量一下,总觉得她比朝堂上那些人更合他的心意。
照沈柏之前的想法,吏部尚书一家蓄意骗婚赵明漪,满门抄斩都是应该的,但去周府吃了满月酒,沈柏改变了主意,直接把人斩了,皇家和赵明漪的形象就没了,还是慢慢来,让他们先暴露自己的真实面目,补全赵明漪的名声更好。
沈柏这么提议,也算是还赵明漪一个情,毕竟遇到刺客的时候,赵明漪还帮了她一下。
赵彻对沈柏的想法很赞同,沈柏又把香料的事跟赵彻说了一下。
商人大多唯利是图,沈柏不敢保证南襄国所制的所有香料都是没有问题的上品,但她能肯定,这些商人里,没人敢在香料上动手脚故意让昭陵的子民没有后嗣。
京兆尹也上奏了这件事,百官在朝堂上因为这个吵闹了一番,沈柏正好又提到,赵彻轻声问:“你觉得这件事要怎么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