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扑朔迷离 (第2/2页)
第四个疑点,自己初五一早被宣昭入宫,奉旨查案,初六就接到了匿名信,写信人明显是第一时间知道凌云台负责查案,可自己接到的并非
明诏,乃是密旨……投信人几乎是第一时间知道消息,而且是神不知鬼不觉送到凌云台,若说朝中无人,打死他都不信。
疑点五,凌云台收到的那封匿名举报信,到底是谁写的?徐珍儿携带机密出逃,写信人是怎么知道的?
疑点六,方略是六月初四夜里丢的,为什么直到初七才派人送走?初五初六这两天方略在哪里?这期间有没有人看过?会不会已经有人摘录节略了送走?
疑点七,徐珍儿离开鸿宾楼后藏在什么地方?现在全城戒严,却没找到徐珍儿踪迹,她能躲到哪里?她在长安是不是有隐秘落脚点?
这一系列的疑问,单凭一句有内鬼是解释不了的。
房遗直脑子乱极了,一时难以理出头绪,但他又不想说出来跟大家探讨,因为身边并非全是自己亲信,万一把这些疑问漏出去,立时就会引起轩然大波,先就得罪一大群达官显贵,在官场打磨多年的他,说话办事不得不谨慎,别事情没办好,把自己先折进去。
大约沉默了一袋烟功夫,房遗直终于开口:“我这几年也办了不少案子,虽不敢说阅人无数,但形形色色的人也见过不少。”
他眉头微蹙:“办案如同行军打仗,战前各路斥候要侦查,敌军的情况了如指掌,而且各路斥候的消息还要相互验证。”
说到这里,房遗直再次扫视众人,这一眼让众人俱是一惊,一股摄人心魄
的霸气从他眼神里喷薄而出,众人这时才注意到,房遗直能年纪轻轻就坐上凌云台中郎将的位子,绝不止是沾了其父房玄龄的光。他身上有杀伐果决的大将之材:“上面虽然还没催,但不催比催更可怕,更说明咱们的责任重大,案子办不好,就会影响朝廷的大政。”
房遗直拍了拍尉迟宏肩膀:“你的顾虑是对的,我们不能把宝押在没经过考验的人身上,人心难测,到了关键时刻,谁也保不准他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