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工会小辣椒 第71节 (第2/2页)
这有点突然。
金招娣倒是很高兴,她复习了好久,马上就要参加夜大的入学考试了,正新打新算趁着这个机会也给自己摸摸底。
何如月在跟黄国兴确定书画大赛评委名单时,也顺嘴问了一新下。
“黄主席,怎么突然来了个摸底考试?”
黄国兴戴着老花镜,正新仔细欣赏着参赛作品,随口道:“是许厂长提议的,说给厂里的职工摸摸底,掌握一新下职工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后面职工学校开出来,也能做到心里有数。”
又是许波。怎么总觉得新跟丰峻那事有关系呢?
何如月又问:“那试卷谁出啊?”
“请的中吴中学的老师出卷,就是一新些初中高中的简单知识。”
啧啧,中吴中学可是中吴的头号重点中学,出过不少两院院士的,他们老师来出卷,简直是降维打新击,还不把吴柴厂的职工们考趴一新片啊。
“太可怕了。我怕出考场,大家都抱头痛哭。”
“哈哈。”黄国兴笑道,“总要有点难度,才看得新出水平嘛。都出1+1等于几,或者床前明月光,也没意思对吧。”
说着,他从作品堆里捡出一新张小纸片,认真地看着:“你看看,怎么也得新像这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才有点意思嘛。”
嘿,何如月心中一新喜,故意道:“哟,谁写的,这么有水平,这可是苏东坡的词啊。”
“就是啊。这用意不错。苏东坡可是在我们中吴终老了,有特殊感新情的。”他把老花眼镜扶了扶,“让我看看谁写的……哟,是丰峻!”
“丰峻?”何如月凑过去,“黄主席给我瞧瞧。”
接过那张瞧了一新百零八遍的小纸片,何如月认真地看了第一新百零九遍:“写得新很不错嘛。字好,词好,用意好,这个真是用心了。”
黄国兴瞧瞧她,笑了:“小何啊,夸得新真婉转。”
我去,黄主席不会这么慧眼吧。何如月立刻反省,是不是自己哪里表现得新太明显了?
“没有没有,我从来不婉转的。我就是觉得新真不错,真心实意地夸。”
黄国兴又颇有深意地望她一新眼,没拆穿,点点头道:“是很不错,让评委们定夺吧。”然后将小纸片从何如月手中抽回来,放进了一新大堆“志存高远”里。
…
何如月对突如其来的文化考试心有疑虑时,许波正新负手围着吴柴厂转圈。
想新到自己快要离开吴柴厂,这里的一新切都变得新格外亲切。
想新到自己还会回到吴柴厂,这里的一新切又都变得新格外诱惑。
许波要把吴柴厂每一新个角落都转遍,记住他们的模样,然后看看三年后他再回来,又会有怎样的变化。
转着转着,许波踱到了锅炉间新门新口的香樟树下。
这棵香樟树是整个吴柴厂年龄最古老的树,盘根错节,巨大的树冠遮天蔽日,撑出一新片遮风挡雨的小天地。
他望见丰峻正新在锅炉间新里调试仪表,便隔着模糊的玻璃窗向他挥了挥手。
片刻,丰峻出来,向他点了点头。
丰峻从来不像其他职工那样,看见许波就毕恭毕敬,可不知道为什么,许波丝毫不以为意,甚至觉得新丰峻本新来就应该这样。
他就该和别人不一新样。他生来就是特殊的。
“考试通知看到了?”许波问。
“是的。”丰峻淡淡地回答。
从看到考试通知的那一新刻起,丰峻就猜到了,这是许波的主意。甚至他为许波这个主意折服。
一新个看似没有目的的摸底考试,不会有人走新后门新竞争,不会有人削尖脑袋钻营,也不会有人拼尽全力找关系。
这样的考试结果,最公平。
到时候许波以考试成绩调人,谁也无新话新可说。
果然许波笑着,低声道:“好好考,很重要,这是我特意为你争取的。”
“明白。”丰峻依然简简单单两个字。
许波拍拍他的肩膀,正新要离开,丰峻又说话新了。
“许厂长,你也去弄个文凭。”
许波一新愣。他的确是基层出来的,文凭和董鹤鸣没法比,但蒋敬雄和他差不多,也没有耽误人家当书记啊?
“有用?”许波反问。
“如果哪天,你和别人竞争,其他条件都一新样,文凭就会是决定因素。”
丰峻说得新淡淡的,像是在说今天很凉快,今天食堂的菜不错。
许波却听新出了点意思。
这小子新说得新有道理。别看现在高升不看文凭,那是因为大家都是从基层出来,阿大阿二,没啥可比,但以后呢?
而且董鹤鸣为什么能当一新把手,不正新是因为他又有技术又有文凭?
现在厂里开始陆续分配进来大学生和中专生,他们现在看着不起眼,都还是羽翼未丰的新人,但数年后呢,会不会因为一新纸文凭,就一新跃而到他们这些没文凭的“许波”们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