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罪己诏 (第2/2页)
为什么洪业会危难,为什么父兄会陷于水火,为什么百姓会流离,更相啖食?罪己诏似乎什么都没有说,但是似乎又什么都说了。
接下来,孙权就开始罪己自己吃到的败仗了,什么石梁河之战差点输,三路北伐无功而返,差点全军覆没等等,当然他最大的罪己在于不能解救开封之围,让自己的父兄陷于金人之手。
他在这一段之中,特别提到了自己是“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时候没有能够解开封之围。
“驯致乱阶,变兴都邑。贼臣乘衅,肆逆滔天,曾莫愧畏,敢行凌逼,万品失序,九庙震惊,上辱于祖宗,下负于黎庶。”这些都是他没有能够解开封之围所造成的后果。
至于是谁造成这样恶果的,孙权也没有提及,毕竟子不言父兄之过,反正错的就是他,是他来不及解开封之围所造成的。
当然,他在罪己诏中还特别提出了关于柔福帝姬的问题。
“靖康之乱,柔福帝姬随北狩。建炎四年,有女子诣阙,称为柔福,自虏中潜归,诏遣老宫人视之,其貌良是,问以宫禁旧事,略能言彷佛,但以足长大疑之。女子颦蹙曰:金人驱迫如牛羊,跣足行万里,宁复故态哉?即诏入宫,授福国长公主,下降高世荣。今太母归自北方,言帝姬以去年夏死于五国城,其中真伪难辨。一女子万里南归,今却以真伪辩之,此非女子之耻,而是我等之耻。”
在这件事情上,孙权的态度很是明确,柔福帝姬是被金人掳走去北方的,现在才造成了现在这样的问题,这都是大宋的耻辱。现在却还要为这个柔福帝姬是真是假进行辨认,来羞辱柔福帝姬,这并非是对于柔福帝姬的羞辱,更是对于他大宋统治者的羞辱。
因为是他无能,是他有罪,才造成了这样的后果。
所以孙权认为,柔福帝姬的事情错在他自己的身上,大家众人就不要追究了,至于柔福帝姬应该是真的,因为过去已经辨认过了,就按照这样的情况去执行吧。
至于柔福帝姬为什么会“北狩”,罪己诏中只用了“靖康之乱”,这四个字,好像什么都没有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邦之杌陧,曰由一人;邦之荣怀,亦尚万人之庆。”在罪己诏的最后,孙权还不忘提出了他与大宋安危的关系,他认为如果他一个人有罪,和大宋的百姓没有关系,国家有危险,是因为他一人之的过错,国家安宁,却是大家的努力。在这之中,他似乎把自己的父兄忘的一干二净了。
至于柔福帝姬,那只是一个可怜人,也没有人对她再进行深究了。
“陛下真非常人。”当秦桧看完了这道罪己诏后不由的发出了感叹,陛下不仅完美的解决了柔福帝姬事件,更狠狠的往他父兄身上踩上了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