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二十三日惊魂夜 (第2/2页)
虽然添加了丝绸的小包袱,点心也贵了不少,但这对于对二郎神君十分崇敬的汴梁城百姓算不得什么。
幺娘听了赵合欢的提议后,也认真应了,烟霞阁又不吃亏,双赢的局面都愿意看到。
这也算是烟霞阁和风和小馆的“联名商品”,上一次给贵人家里面送粽子的香包还让烟霞阁在京中又大火了一回呢。
赵合欢这一顿操作下来,各府再送节礼时,有果子、团子之类的礼品,都会用食盒装着,上面包上烟霞阁缝制的小包袱,烟霞阁的用裁剪衣衫剩下的废料做得小包袱居然很是火爆,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赵合欢到烟霞阁的时候,隐约又看到了颜庭知的身影,虽是轻轻一晃,但也足够她联想一二了。
京城人士都对烟霞阁身后的主人猜测万分,赵合欢上门统共没几次,都看到了颜庭知的身影。又联想到吴嬷嬷说烟霞阁的好些个丝绸、锦缎都是宫里的娘娘们也都喜爱万分,赵合欢觉得大皇子颜庭知就是烟霞阁背后的主人。
可这和她有什么关系呢?没有啊,没有关系的事情咱就少打听,把自己家那一亩三分地的生意做好就得了。
此次,二郎神君生辰的限定点心,自禁宫到汴梁城的平常百姓家,不能说人手一盒,那也绝对是每个人都吃过单个的了。
赵合欢是个乐善好施的人,没发达的时候乞丐们都能在赵记门口喝碗绿豆汤,等她自己日子好过了,也会给路过的老乞丐和小乞丐一些点心和饭菜,大家都念着她的好。
赵合欢本以为二十四日是二郎神君的生辰,二十三日买点心的人不会太多了,毕竟前两天该买的都买了,这些天她揉糯米团子的胳膊都快抬不起来了。
可她不知道的是,为了二十四日能给神君烧上头柱香火,汴梁城的官宦、世家那也都是“疯”了,二十三日就都去神观里住着了。
大户人家出门最不能缺少的就是点心,再说自己不吃,神君还得“吃”些新鲜的啊。
现在汴梁城哪里的点心还会比赵记的更受人追捧,于是就是在二十三日,赵记迎来了神君生辰前单日订购量最大的一天。
因着京中的小姐们都随着长辈们去道观或者道观周围居住了,每人到风和小馆喝茶。
赵合欢所以直接休了店,在风和小馆的大堂里架上了面板,赵记不到饭点时,所有人都上案板做点心。
这边赵合欢和众人忙活着,那边冯全和冯鸢两父子的心思也活络了起来。
尽管冯全和冯鸢两人并不知道彼此都被委派去要了赵合欢的命,却都觉得二十三日和二十四日是动手杀人的好机会,因为人多眼杂。
要说这两父子多少也是有点默契的,比如他们就都觉得二十三日这天,也就是神君生辰的前一日,月黑风高,正好杀人。
通过上一次和赵合欢的接触,冯鸢对于妹妹赵思媛想要杀赵合欢的事情还是有些疑问的。
但是妹妹就是妹妹,既然不能阻止她给人为妾的命运,冯鸢觉得给她出口气还是要的。
这边冯全的脑子就更简单了,江荷又派水杏出来给他递信儿了,这次说得更明白,直接点明了赵合欢的身份。
说如果赵合欢一旦被人发现,他们做得事情迟早会暴露,到时候不用说他们夫妻俩的命不保,两个孩子以及江荷肚子里的那块肉也会被处理掉。
于是冯全就再次为爱走“钢丝”了,不过他万万没想到的儿子居然先出手了。
冯鸢平时在家是不怎么被允许单独出门的,可二十三日的汴梁城,大街上很是热闹,上杆、跳索、相扑、小唱、斗鸡的到处都是,还有他最爱的评书。
冯全想着自己一会要出门做的事情,又看了看大街上的热闹景象,也就同意了冯鸢出去玩一会。
冯鸢比冯全出门出得早,因为他说要去看李老五的评书,冯全也就没追问什么。
出了泉水巷子,冯鸢就直接去了赵合欢所在的合欢小院。
因为他今天借着打水的功夫已经去了趟赵记,知道赵合欢晚上要回去早休息,说是身体有些不适。
马行街上虽然是灯火通明,但是隐在马行街后面小巷子的合欢小院却是藏在一片漆黑、静默之中。
冯鸢凭借着自己之前踩点的记忆,三跳两跳就上了合欢小院后院的高墙,其实他不知道的是他自从出现在马行街,就已经被人跟上了。
翻墙而入后,冯鸢手中的短剑也就抽了出来,准备直接杀进赵合欢的卧房,把她刺死在床榻之上。
哪想到人还没有到后堂的正厅门口,就有一个身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了他的面前,然后两人就缠斗起来。
今日“友情出演”这场武戏戏码的是束了发的吉祥,原因是元七、零零七和张卫等人都不愿意和冯鸢这个菜鸡动手。
零零七的原话是,“看他像个瘦弱小鸡一样,我可不打,好像恃强凌弱一样。”
说时迟那时快,冯全和冯鸢前后脚进了合欢小院的后堂,缠斗之中那抹熟悉的身影就被冯全第一时间认出来了。
冯全心中大骇,不明白儿子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水杏来给自己送信的时候,自己都是避过儿子的,现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冯全一看就知道儿子不是那个同样瘦小身形夜行衣男人的对手,于是就上去帮忙,无奈吉祥的身形虽然瘦削,招式却是多变,缠得父子二人皆难以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