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做大做强 (第2/2页)
套路其实也差不多。
这个收益率是完全超出一般投资的,所以,理论上来说,只要有闲钱的都会尝试。
这些人无非就是想要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所以别别扭扭,讨价还价。
这些东西在李向东面前都是小儿科了。
眼看就要过年了,新能源卡车的租用订单来了一次暴增。
毕竟过年的这个月是有很大优惠的,他们都想抢在这个时候试用,这样成本就能降到最低。
现在新能源卡车已经租出去,两千辆,这也就意味着,李向东每个月可以躺着赚两百万!
而且这个规模还在迅速扩大!现在反而是产能有限制,很多订单没法第一时间交付,客户只能排队等着。
有了闲钱之后,李向东开始了他的扩张计划,他建厂的这片区域几乎没有开发。
周围的地都闲着,李向东又买了一块地,扩大新能源卡车的产能。
现在向东新能源公司的已经初具规模了,周围的地皮价格也开始涨。
很多小摊小贩都喜欢来这里卖东西,比如早餐、盒饭之类的。
虽然公司有食堂,但现在没法满足每个人的口味。
李向东想起在穿越之前看到的一些现象。
很多时候,一个超级工厂周围,就会形成一个小城镇,各种配套设施应有尽有,都是给这工厂服务的。
未来向东新能源公司附近,估计也会变成一个小城镇,到时候再盖一个学校和医院,那就完全是个独立系统了。
一个员工从生到死,都可以不离开这片区域。
当然,这不是故意限制,只是一种形容而已。
很快,又有一个好消息传来,在刘主任,不对现在应该是叫刘部长了,虽然是副的,但是在夏国,都统一叫部长。
刘主任因为新能源指标完成很多,在这方面做到了全国第一。
所以他升职了!
为此,刘部长也帮李向东把熊国人居住证的事情办下来了。
这样也算是解决另一个后顾之忧。
以后每两年过去在办一次就行了。
而到了年底,李向东开始汇总各个公司的情况。
选择把手机业务也扩大一倍。
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对手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不过手机业务这一块,现在不是李向东的重点。
理由也很简单,关键的设备和技术在国外。
如果对方要卡脖子,那还真没什么好办法。
这一块的研发投入需要海量的资金,而且需要能请到足够多的人才。
偏偏这一块,也会熊国的软肋,所以还没办法从熊国引进,现在只能放一放。
李向东的想法是,先把自己做大做强,有了足够多的资本之后,再次更高端的领域捉对厮杀!
到了来年春天,李向东的账面上有了一个亿的闲置资金,于是他准备去干点别的,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