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迎春巷口春知处 (第2/2页)
“这门绝技叫什么名字?”
“一十三枚圣火令上的最高心法——摩尼心法,西域人称之为‘金色黎明之术’。这路心法蕴藏内力、剑法、掌法三样玄奥。据说学会一路便能贯通其他两路,而且施展之时真气会绽放光彩。昔年,先代教主霍洪桢修炼的便是剑法。老冯我这三招便是他剑法中的三招。”
慕容明栩倒吸了一口冷气,道:“世上竟然有如此神奇的武功。这魔教竟然还想要得到九曲黄河阵的奥妙,如果真是如此,那岂不是如虎添翼,中原武林甚至大明可就危险了。”
谭伯扑哧一声笑了:“啊呀,我的五少爷,这些事可不劳您操心了。起码还有几位老爷和我们这些老家伙在呢!”
慕容明栩不高兴地道:“我可不小了,你们别当我是孩子。”
冯叔连忙说道:“好好好,五少爷是大寿星,不是小孩子。寿星不操烦心事,所以这事您就当没听到,算了。”谭伯也是连声附和。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你们……”慕容明栩脸都气白了,悻悻地道,“你们两个老头,喝你们的酒吧!哼哼!”
说完,他跺着脚,气呼呼地走了。留下两个笑哈哈的老人。
前前后后被气了两次,慕容明栩实在觉得无聊,风风火火跑回房里,连和他打招呼的丫鬟和小厮也不加理睬,径直一头栽到了床上。
伺候他的仆役都太了解这位五少爷了,看着那一张涨红了的小脸,都知道自家少爷这是又不知道去哪里寻气受了。端茶倒水的,捧镜奉扇的,纷纷掩口笑着退了出去。只把个慕容明栩留在了房里。慕容明栩哼哼了几声,顿时觉得困意袭来,也就缓缓睡去了。
***
宋代的贺铸,晚年退居苏州,一日目睹暮春景色,勾起生平过往,闲愁之余慨叹而作一首《青玉案》,其中有句子曰:“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世人皆道贺铸词中是说所思之人唯有春天知其所在。然而,六十年前,有一名落魄的读书人醉酒迎春巷头,听人这般解释此意,大为不然,认为此说不过是世人无知,胡乱揣测而已。既然已谈及“月桥花院”“琐窗朱户”,那春知之处若还解释成所思之人的所在,便少了一番韵味,当是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却不见所思之人的身影,唯有那缕缕春风无处不在,方知那人下落。
当时有不少学究斥笑那读书人曲解词意,无怪乎作篇八股也是离经叛道,连个功名也不曾碰个皮毛。那读书人也不与之辩驳,竟在苏州迎春巷街头开了一间酒坊。他本人姓凌,这间酒坊就唤作“凌记酒坊”,卖的酒称为“春知处”。不得不说,这“春知处”酒香醇厚,清冽甘爽,打从酒坊建成之初便享誉整个苏州城。未经十载,江浙一带的达官显贵,筵席之时便都不了几壶春知处。凌记酒坊的生意也是越来越红火。当时,便有好事者借此嘲讽那些埋头于科场上的读书人:寒窗十载功名无,莫若掩卷把酒沽。流芳何须凭尺牍,迎春巷口春知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