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纳彩请期,到杭州办报,敌人和同志 (第2/2页)
……
有了鹏哥儿充足的财力支持,所有来拜访卓吾先生的朋友,学生都非常惬意。
有吃有喝,有场所,不用为这些琐事烦神,每日高谈阔论,指点江山,岂不快哉。
鹏哥儿觉得有些计划可以提前了,在一次聚会上,他正式提出组建协会的事情。
“各位先生,各位朋友,我是个武将,但是对卓吾先生的思想无比的推崇。
原本以为只是一次冒昧的拜访,承蒙先生不弃,教诲颇多,这些日子,有幸又结交了在座各位大明文人精英。
我一直有个想法,或是建议,在此抛砖引玉,供大家斟酌”。
“但讲无妨!”
“说来听听!”
“痛快点,别墨迹!”
众人以为他又有什么新方
。案拿出来,之前劝说卓吾先生离开麻城到杭州西湖成立书院,就得到了大家一致的支持。
耿定向这个阴险小人,论战论不过卓吾先生,就私下里玩这些不上台面,但非常恶心人的小手段。
朋友想帮忙,一个是离得远,再一个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在交通方便,生活条件更好的西湖畔建个书院,是非常不错的安排。
更何况“报纸”这个在大明并不新鲜,但一直没形成体系的模式,让大家也是拍案叫绝。
作为阳明心学一脉,缺少的就是能发声的喉舌,洋洋万言的书籍虽然精妙,那是需要精研的学问。
而汪鹏提出来小故事形式的短文,就是一支支射向理学迂夫子们的利箭。
更容易激起民众的共鸣,继而扩大心学影响力。
道统之争极其残酷,没有共存的余地,非左即右,妄想中立的只会被两边同时排挤。
作为笃信“心学”视阳明先生为新圣的泰州学派,自然也想取代现在这些陈腐的理学之徒。
“既然大家都是心学一脉、志同道合,都有同样的志向,我称呼大家为同志”。
汪鹏开始启动最强嘴炮模式,早就酝酿好的想法滔滔不绝而出。
“我听传闻,常州府无锡县那边的一些理教门徒,正在谋划组织起来。
宣扬要继承杨时精神,上承周程,下接朱熹,号称要反对一切王学末流!”
“狂妄!”
“无耻!”
“可笑!”
“同志们!敌人!对!我是武人,我觉得这个字眼来形容这些垃圾,非常恰当!
道统之争,没有一丝一毫可以妥协的地方,非黑即白,请大家务必不要有所幻想,幻想着理学一脉会做出让步。
我可以直接断言,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心学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和程朱理学之学尖锐对立,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阳明先生说人人皆可为圣!理教徒们却把儒学变成了儒教,一个字不识的忽必烈,居然被吹捧为儒教大宗师!衍圣公就是这个世界最大的笑话!”
“哈哈哈哈!”
“说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