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三产公司 (第2/2页)
try{ggauto();} catch(ex){}
这些商品虽然进去了,也卖得不错,但是和李未的预期还有一定差距,售货员的素质极大地拉低了这些商品原本该有的销量。
人家来问有没有饲料,明明就在仓库堆着也懒得拿出来,随口就是一句没有;农机样品在外面摆在外面久了他们也懒得看护,导致出现了一些小问题,有客户想买,唯一的要求就是让农机厂送一台新的过来,售货员根本不想打电话,一句爱买不买能把顾客气死。
如果销售水平、服务质量能上去,李未敢保证自家产品在河阳的销量还有往上提升一大截,今后再进行促销活动也方便的多。
不过打算和卢庭盛商量的可不是提升销售水平、服务态度的问题,这是大环境造成的问题,光靠说教无力改变,卢庭盛也不能像李未在自家公司内部一样,采取奖惩措施来约束这帮人。
所以李未拿出来的是另外的方案,“我想跟供销社合作,现在好多单位不是都在搞三产公司么?你们也可以搞一个吗,供销社不方便让我入股,但是三产公司完全不受影响,我们可以一家一半儿股份,我出钱你出人,挣了钱也平半分!”
所谓三产公司一般是指国企或者事业单位下属经营的非本公司主营业务的公司,这些公司通常为所属单位提供配套服务,并具备责任外移、人员分流、利润调整等作用。
比如学校开个印刷厂,为学生印刷考卷、培训资料,这就是典型的三产公司,不光能为学校提供利润,还能解决学校领导教师亲属的就业问题。
有些大厂平时应酬业务比较多,那就成立一家做酒店餐饮的三产公司,今后厂里领导陪人吃喝都到这儿来。
再比如有些企业需要经常为客户提供维修服务,这些服务比较繁琐,那就交给三产公司去办,就算办坏了也可以把责任推到三产公司上,轮不到母公司挨骂。
这些属于比较正常的三产公司,还有些不正常的,日后很多企业的管理层都会让亲信去三产公司,或是为企业提供原材料、配件,或是负责公司的销售业务,这里面能做文章的地方就多了。
把原材料和配件的价格拉高,吃掉厂里的利润,等攒够了钱再反过来收购厂子;销售公司和客户签署了大单,从厂里拿走大批产品,然后客户突然消失,这批产品明面上就打水漂了,实际上却被倒卖,三产公司直接破产了事,工厂却被连累地揭不开锅了,此时又有人带着钱过来收购......
“三产公司我倒是想过,前段时间想弄块地盖个饭店,上面住人下面吃饭,去找县里批,县里说最近打算开饭店的单位太多了,就没有给我批!你打算和我们供销社搞的是什么三产公司?还有人从哪儿来,社会上招?”卢庭盛来了兴趣。
“供销社最大的优势是什么?肯定是销售吗,所以我想和供销社合作开一家销售公司,主要销售我们惠农的产品,要是还有余力销售其它产品也行!至于人手就更简单了,供销社那么多子弟现在还没有工作,从中选一些过来就行了!我看卢主任你的小舅子就挺适合做生意的,让他来当经理正合适!”
卢庭盛是个妻管严,他老婆最心疼弟弟,结果这个弟弟就被她惯坏了,吃不了苦受不了累,就喜欢吃喝玩乐,大毛病虽然没有,可就是干不来正经事儿,卢庭盛给他找了好几个工作,都是干了几天就回家了,现在隔三差五卢庭盛媳妇儿就催着他给弟弟介绍工作,他可是头疼坏了。
李未这也是在特区遇到任正非得到的启发,任正非日后在研发出交换机后,为了和外国品牌竞争,想了个绝招,那就是和各地的邮电局合作,华为和邮电局合伙成立公司,负责交换机的销售。
公司一成立,邮电局就从裁判变成了球员兼裁判,这球还怎么踢?于是那些代理外国品牌的贸易公司纷纷败北,交换机市场迅速被华为吃下一大块。
后来还是上面看不下去了,让各地的邮电局结束了和华为的合作,可这时候邮电局已经用习惯了华为的交换机,而且有了前期的利润之后,华为又推出了更先进的交换机,便彻底在交换机市场站稳脚跟。
那些售货员不会给客户好脸色,但是他们总不能给自己儿子、小舅子、小姨子甩脸色吧?到时候每个乡供销社都派一两名经过培训的子弟过去,帮着推销产品、回收鸡蛋,再把他们的奖金和销售业绩挂钩,还担心他们不用心?
他们不光会自己竭力推销,还会说服自家亲戚帮忙,只需要一两个人,就能让整个供销社的销售水平、服务质量提升一大截。
当然,这都是只对自家产品,要是有客户想买竞争对手的产品,李未敢保证他遇到的态度绝对会比以前更加恶劣。
“你这确实是个好办法!”这个办法一出口,卢庭盛连拒绝的意思都不敢流露出来,因为现如今供销社没工作的子弟真的不少,现在李未愿意给他们提供一个工作的机会,他要是敢拒绝,供销社上下能把他骂死。
就更别说还有小舅子的问题了,他老婆要是知道有人想请他弟弟去当经理,卢庭盛还不答应,她就能冲进办公室揪着卢庭盛的耳朵骂。
“但是经理是不是换个人?光祖一天吊儿郎当的,那能当经理么?”虽然唯恐李未真的答应,但客套的话还是得有的。
卢庭盛的小舅子叫姚光祖,他爹希望他能光宗耀祖,谁知道现在却成了这个样子,爹妈一听人说起这孩子就满脸的尴尬,不过他要是能当上经理,那可就真光宗耀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