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纷乱的长安朝堂 (第2/2页)
朝堂之上突然安静下来。
刘辩站在那里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心中一阵酸楚,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差点就流下来。
朕这个皇帝当得,太窝囊了。
董卓见无人献策,不由得大怒,但现在怒也没用,情急之下他想到一人,“贾诩呢?贾诩呢?”
当初董卓之所以能够打退马腾与皇甫嵩的联军,就是听了贾诩之计,他知道这位贾先生有大才。
“回禀相国,贾先生随着李傕征汉中去了。”李儒回禀,迟疑了一下道,“如今长安兵力不足,不如将汉中兵马撤回。”
“那是后话,当务之急是潼关怎么守。”董卓大声道,“谁有潼关退敌之策,本相有重赏。”
李儒心中感叹,当初自己给他出了多少好主意,他就是不听,非要把兵马从雒带出来,如果当初直接伙并了何进、丁原不比什么都强?
占了长安也就罢了,还不思进取,建了郿坞享乐去了,各种骚操作,让他这位谋主也感觉深深地无力。
“相国勿忧。”突然堂下武将班列中闪出一人,身得膀大腰圆,络腮卷须,高大威勐,正是关西一带有名的大将华雄。
“相国给末将一支兵马去守潼关,定教那刘延小儿寸步难行。”华雄一抱拳,声如浑钟。
“刘延兵马声势浩大,有十五万之众。”李儒担忧地说道,“而且据报麾下勐将如云,有位大将叫典韦,李蒙在其面前只一个回合便被斩于马下,所以华将军虽勇,但想凭一人之力守住潼关恐怕殊为不易。”
“哈哈哈哈……”华雄放声大笑,“李蒙算什么东西,也敢拿来与华某相提并论?末将此去,必取刘延首级,愿立军令状。”
董卓有点迟疑,眼光从众文武之中扫过,看到朝堂门口有一人持戟而立,眼睛一亮,大声道:“张温,你与刘延数次交手,说说你的想法。”
当初雒阳城破之时,张温跟着刘辩、袁隗等人准备到汉中去投皇甫嵩,结果被董卓截下,袁隗被杀,张温及一批文武官员跟着刘辩一起被挟持到了长安。
张温曾经是董卓的上司,如今董卓得势,有意羞辱张温,就封他为执戟郎官,每次朝堂之时,张温就持着大戟站在门口。
张温曾经也是身居九卿高位之人,现在却被曾经的下属如此羞辱,好几次都想自行了断,自尽一了百了,但每次看到朝堂上战战惊惊的小皇帝刘辩,张温就又忍住了自己的冲动。
董卓确实是该千刀万剐,但是陛下还需要我们啊,我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于是就这么勉强坚持了下来。
张温听董卓问他,便在门口大声道:“潼关只宜死守,不宜出战,当派有耐心能久战之将前去驻守,否则……”
“你既知晓得如此通透,为何刚才不主动说?是不是你心里盼着本相吃败仗?”董卓脸色阴沉得可怕,沉声道。
华雄霍然转身,面对张温,怒道:“你算什么东西,竟然在此胡言乱语?”
说着大踏步走到殿口,夺过张温手中的大戟,噗地一声刺中张温咽喉。
张温全没想到会有这种变故,丝毫没有准备,吭都没吭一声便成了一具尸体,血洒长阶。
可怜张温,也算是汉末一代名将,朝廷重臣,就落得了如此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