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第2/2页)
在邵林平的印象中,这鸭四件是从来不要过称的,鸭四件是随便组合的,而钱却是固定的,最早的时候好象是一套鸭四件才两三分钱的样子。后来,盐水鸭被盐水鹅替代的时候,人们基本是将鹅的六件分开着单独卖了,反正在“柳眉人家”推出鹅四件之前,整个市面上是没有鹅四件这一种说法的。
某种意义上来讲,是邵林平发明了这个鹅四件,可有过鸭四件经历的人们又都知道,这鹅四件不过是那鸭四件的翻版罢了。有些东西就是这样的,某一种叫法一旦形成了之后,人们也就自然而然地跟着叫了,叫着叫着叫习惯了,便也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叫出来的了。这就象一些人的绰号一样,因为这人的身体上的某个特征,在某天的时候被某个人当着一个符号给叫了出来,大家感到那符号用在那人的身上非常的形象,便也就都跟着叫了起来,时间久了,那符号就成了那人的代称,坚持着这么一叫下去,连被叫的那人自己都默认了之后,也就不会有人去想是谁第一个那么叫他的了。
可在有关鹅四件这个问题上,大家尽管知道邵林平是模仿着鸭四件而叫出了鹅四件,但毕竟是他第一个这样叫的,所以在“柳眉人家”这个小范围内,在一段历史里,大家还都是能够记住了邵林平的。至于后来的事情,应当还是遵循上面的那个被遗忘的规律的。
既然盐水鹅和鹅四件如此受客人们的追捧,何不在店内开设一个盐水鹅系列产品专柜呢?邵林平明知道这是在给自己找麻烦、找事做,可他还是和赵继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客人们在自己吃到美味的同时,给家里人或亲朋好友捎上一点盐水鹅或鹅四件成了最寻常不过的一种事情,更让邵林平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后,客人们外带盐水鹅或鹅四件的量已经远远超过堂食的量。
特别是那年年底的时候,饭店专门抽出三人跟在邵林平后面就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杀鹅、洗鹅和卤鹅,居然还是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无论什么年代,好的生意总是会招来同行们的效仿,在“柳眉人家”生意好的一塌糊涂的第二年,省城那条著名的河的两岸所有饭店内都隆重推出了本就不属于“柳眉人家”所独有的盐水鹅,可无论那些饭店如何模仿,就是印证着到现在都很流行的一句话,“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邵林平坐镇的“柳眉人家”仍然保持着在省城那条著名的河的四周一枝独秀的态势。
“柳眉人家”的盐水鹅和鹅四件在大放异彩的时候,邵林平和赵继伟又在酝酿与盐水鹅有关联的更大的一个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