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章 宣室问对(二)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汉大也!
却不成想,哪怕他道歉了杨玉也未放过他。
杨玉突然发难:“敢问陛下,诸侯王为何欲起兵反叛?天下因何不安?”
殿中所有人一愣,问对问对,有问才有对,一般是上位者问,下位者对。正常情况应该是景帝问“敢问先生,可有法止诸侯反叛,平息天下不安。”没想到杨玉不按常理出牌,反客为主,反问起了皇帝。
晁错眉头皱成了疙瘩,但不知杨玉用意,只能暂时压制。郎中令周仁沉默垂首,忠实的充当起了背景板。
刘启环顾一周,讷讷无言以对。这个问题再清楚不过了,以为对方明知故问,是在指责他,只能再次认错道:“皆朕之错也。”
杨玉二问:“敢问陛下,如今局面与孝文皇帝即位时如何?”
刘启思考片刻,老实回答道:“不若孝文皇帝其时凶险也。”
杨玉三问:“那么再次敢问陛下,孝文皇帝时是如何做的?”
刘启一时难以回答。
好在杨玉没有一定要他回答,他替对方说道:“高后帝然宋昌言,然疑心未去。
二,报太后与计之,仍犹豫未定。
三,卜之,得兆大吉,仍未全信。
四,遣太后弟薄昭往长安见绛侯周勃,得薄昭还报曰:‘信矣,无可疑者。’文帝乃稍安其意,但仍存戒备之心。
五,命中尉宋昌为参乘,同车而行,郎中令张武等六人乘坐官府驿车,一起随行至长安,可谓举代国大臣重将,倾巢而出。
六,行至高陵县,暂停休整,命宋昌先驰入长安以察动静。昌行至渭桥,丞相以下皆迎。宋昌还报曰可,先帝乃复驰至渭桥。
七,群臣拜谒称臣,文帝不敢失仪,下车回拜。此为持身端正,不授人以丝毫口舌。
帝此举有异曲同工之理,下了这道旨,算是为周勃等群臣诛杀少帝的行为定了性,不是弑君,而是平乱,罪臣都已伏诛,众臣有功无过。同时也在法理上昭告天下,自己登基的合理性。
要知道,少帝还没死,文帝身为藩王就进了长安,真要追究起来,文帝也摆脱不了叛乱的罪名。
并通过初即位为由,大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大酺五日。以举国同庆,同贺的名义来驱散大汉朝堂的血腥阴霾,安定天下人心。
杨玉虽说的隐晦,但景帝暗暗颔首,看来已经听明白了。
杨玉接着说:
“十三,冬,十月,庚戌(初一),徙琅邪王泽为燕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