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朝政变法相争,二人各有胜负 (第2/2页)
及其新政伊始,诸位朝臣便大言滔滔,备述女子之过。岂不知,桀纣、周幽不出,妲己、褒姒何存?况遍览古今,凡入仕女子,忠勇贤能,无不流芳百世。
众朝臣饱读诗书,应明理正行,奈何不辨忠奸,以二三人之罪,罪及普天下之女子,岂有此理耶?
盖因众臣多为男子,恐女子入朝得进,争其勋位。假借礼教之规,苟徇私心而已。
今行变法之事,若天下男子不思进取,只知阻女子入仕、承业,实为小人行径。既愧于生养之母,亦愧于妻女,枉立于天地之间……”
花重锦的奏章,从变法之源、朝臣之私心、变法之可行,三个方面,有的放矢,自成体系地驳斥了反对变法的非议之声。
然而,新政牵涉过广,且极有可能动摇国之根本,“新党”、“旧党”一直相持不下。
安玉琳一针见血地指出,“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乃古之教化。若男女一视同仁,于朝恐宫闱生乱,于民亦无所适从。
本来变法之事,与司礼监无甚干系,安玉琳出言阻挠,无非是与甘棠争锋。
眼看着在处置东厂的事上,众臣皆附和于甘棠;遭遇变法,众臣又与安玉琳同仇敌忾。偌大的朝廷,竟沦为了甘棠和安玉琳对弈的棋盘。
而变法事关者大,皇上亦不欲强令推行。
左柱国宋成武连日称病不朝,当众人皆以为这位位高权重的内阁首辅,准备坐山观虎斗时,宋成武忽然上折,陈奏变法利害。
宋成武坦言,既已推行新政,变法之事自然不可一直拖延。否则,反而会使天下人,以为朝廷有欲朝令夕改之嫌。
但律法之事,乃国之根本,若急功近利,反而会动摇人心,令天下不安。
故而,宋成武以为,女子入仕载入律法并无不妥。而婚姻嫁娶,本已有入赘之说,不需另行治以新法。
至于,女子继承家业之事。宋成武提出,凡家中无子,或女子并未嫁入夫家而双亲卒逝者,可与男子分治家业。
宋成武对男女地位之事,避而不谈,只针对变法条款进行了逐条分析和修撰。
出于种种考量,众臣勉为其难,附议了宋成武所奏。
皇上又传甘棠和安玉琳,入乾清宫觐见。
甘棠与安玉琳在乾清宫宫门遇见,二人却是依着规矩见了礼,一句旁的话都没有。
两人神色都淡淡的,好似他们并未曾往从甚密,也未曾剑拔弩张。
“都免礼罢。”
见二人一齐入内参拜,皇上免了礼,开口道:“姑姑一向是以国事为重,前者弹劾东厂,是对玉琳多有得罪之处,可玉琳,你也不该如此置气才是。”
“陛下所言,奴婢万不敢当。”安玉琳跪道:“侍中大人弹劾东厂,乃是依律而行,奴婢万死,不敢为此事与大人置气。”
“那是为何……”
见皇上还要追问,甘棠跪地道:“启奏陛下,臣细思之,安公公所言,确实不失公议。臣亦有急于求成,失之谨慎之嫌。
今左柱国上书所言,老成谋国,望陛下准左柱国所请,以得变法之实。”
“朕虽非先皇教养于宫闱之内,却也知司礼监一向谨奉上谕,如今这般与朕抗着,真是一心为公吗?”
皇上说罢,紧紧盯着安玉琳。若是安玉琳真打定主意,与甘棠姑姑为敌,那京城里怕是容不得他了。
“回禀陛下,奴婢确有下情陈奏。”安玉琳叩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