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期望与现实 (第2/2页)
如果真的是未来的副总裁,那就必须每一个人都要有能力去跟资本交差的,那明显现在的祁时是过于的实干派,在选择事情上面没有那么的聪明,单看解决具体的问题来讲还算有办法,方法论消化得也还算快,但是在选事情或者说交活儿这件事情上的不是那么的聪明。
可能责任感太强了也是问题,好像什么都想揽过来做,但是阶段性尹一景点拨点拨,也知道说有些事儿放一放,是对的,但也必须有他的点拨才能反应过来,而天然的那些专家已经经过社会更多的洗礼,在这方面就会比祁时聪明,他们就知道说去做那些让CEO感知,让老板感知更强的事情。
而且做法也非常讨巧,可以出去更好的卖乖。
比如说沈舟就跟祁时说过另外一件事,当时姜宏宝手下还有另外一个专家,他就很会写代码,有一次营运这边不是在做变革,那营运销售这件事情,其实门店,实体店,跟天气很有关系,姜宏宝有一次,只是跟这个专家晚上说了个想法,说你能不能写个程序,让大家可以掌握全国的天气,这个专家就花了晚上两三个小时就真的写了一个小程序出来,可以扒出全国的天气,而且很好的展示在营运的面前,那这件事情在集团层面来讲,就是帮姜宏宝赚了一个很大的面子,而且非常的高效,让别人觉得我们的团队很有能力,是一个非常高科技、高能力的团队。
而相比较起来,祁时每天苦哈哈的去啄这个采购的生坑,尹一景当然能理解,他也认同她的做事方式,他更理解她的难处,但是,他可能想让祁时更聪明一点,这种聪明是更多是为人处事和情商上的,就是去选选一些更讨巧的方式,让自己别那么累,然后也相应的,能够让他更轻松的去向上管理,更快的去在这个领域也让他可以交差,这是他想要让祁时长成的样子。
但祁时现在对于长到尹一景希望的那个方向上去,她是自己卡点的。
这个卡点上有很大一部分是祁时本身所处的这个域她没得选,两个专家为什么容易被领导肯定,是因为他们的技能是相通的,他可以选择他想要的领域去发展,他没有被绑死,在某一个域上,这个域是指的业务域。
就是你到底是在尹氏集团的门店这个域里面去发挥价值,还是在尹氏集团的供应链去采购,这个方面发现价值,还是说在个人力方面去发现价值,这个域它是可以横跳的,因为它的技能是相通的,都是写代码,都是写一些工具,那两个专家有这个天然的选择的优势,而祁时可能相对就已经被局限在需要和采购相关联的研发这几个域里,它已经有一个前提在这儿。
祁时想明白之后,就只能更加专注于把现阶段自己能做的事做好了,别的想再多也没有用。
这大概就是尹一景亲自带她之后,她收获最大的一个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