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偶遇老中医!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山野小神医!
想到这,张小柱把车开到路边停下来。
给嫂子打了个电话。
听说买了汽车,楚桂香自然也非常高兴。
“嫂子,以后我俩开车去兜风!”
“好啊,咳咳……”
楚桂香说着,干咳了几声。
张小柱立刻问道:“嫂子,怎么了,感冒了?”
“没事,这两天干燥,有点上火。”
“你多喝水,我给你配点清火去热的中药泡茶喝。”
挂了电话。
张小柱重新发动汽车,按照导航,把车开去了附近一家中药店。
这似乎是一家新开的药店,两边还挂着道贺的花篮。
此时是中午,药店里没什么人。
刚进了中药店。
就听到有人问:“年轻人,你是要看病还是买药?”
听到这个声音,张小柱看见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
这位老人看样子,快80岁了。
但他容光焕发,看起来精力充沛。
张小柱回答说:“老人家,我要买药。”
“不知道年轻人你要什么药?”听到张小柱买药,老人笑着问。
“老人家,我需要一些金银花、甘草、胎菊……都有吗?”张小柱说道。
“有,我这里都有,不知道年轻人你要多少?”老人很有耐心的问。
“老先生,每样东西都给我半斤左右吧。”张小柱心想,反正最近干燥,多买点在家备着。
没事喝一点,对身体喉咙都有好处。
“好的,我帮你称一下。”
听到张小柱要买的药材,老人也直接打开药盒。
“老先生,你这儿的药是很好啊!大部分都是道地药材!张小柱拿过药材看了看,把鼻子放在上面闻了闻,笑着说。
老人听了张小柱的话,微微有些惊讶:“真是出人意料啊!小伙子,你竟然能分辨出药的好坏?现在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并不多喽,甚至很多年轻人根本不懂中医!”
难怪老人感到惊讶。
毕竟。
在这个社会里,像张小柱这样的年轻人,连中医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区分了。
老中医最后的语气里,甚至带着一丝强烈的失落感。
“哈哈!老人家,我也是知道这一点,因为我外公以前是采药师。”张小柱也笑着说。
张小柱知道这些,一是因为《神龙典》,他现在可是不折不扣的中医大师!
对他来说,中医已经完全融会贯通!
真要比试,如果张小柱自认是中医第二,没有人敢说是第一。
当然,张小柱刚才的话,也没有撒谎。
他的外公还真是靠采中药为生。
家里有不少介绍中药的书籍。
以前张小柱小的时候,他外公也没少跟他说一些中药的知识。
“哦!这么说,年轻人,你外公跟老头子我是同道中人了啊!”
老人听了张小柱的话,好像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一样。
显得很是很高兴。
经营中药店的人,一般都是懂中医的人。
显然,老年人也懂中医。
也认为张小柱外公是中医。
虽然,张小柱已经说了自己的外公是个采药师而已。
“老先生,我外公是靠上山采集中药为生的,但以前,家里有个头疼脑热的事,都是我外公照顾的,他老人家也多少也算半个中医吧?”张小柱微微一笑道。
张小柱外公在的时候,家人有个头疼不舒服的小病,都不需要去医院,只要让外公配些药就行了。
老人听了张小柱的话,频频点头:
“那当然算了。小伙子,你是不是也学习中医的?”
老人看着张小柱的眼睛都变了,充满了慈祥。
张小柱只是随便看了看药材,就能分辨出是不是也说药材,老人家还以为张小柱是学中医的。
“老先生,我是个农民。外公十多年前就去世了。”
想起外公和父母,张小柱的语气也有些怀念。
“唉!又一个同道中人走了,中医真的在走下坡路啊。”
听到张小柱说外公已经去世了,老头也有些失落。
看到老人的失落表情,张小柱也不知道如何安慰。
毕竟现在中医确实是像老人说的那样衰退了。
自新世纪以来,医药就有了巨大的变化!
西医进入中国,与中医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激烈斗争。
在这场斗争中走下去,虽然中医曾多次辉煌灿烂。
但最终还是被西医压得喘不过气来,或逐渐走向衰落。
张小柱小时候,并没有听到外公感叹中医的衰落。
但对于中医的衰落,张小柱也略知一二。
一是西医治标快,中医治本慢。
很多人认为西药优于中药的原因之一是治疗速度快。
随着时代的发展。
西方医学的疗效迅速,快速和方便。
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慢慢把中医忘记。
也有更多的人不喜欢中药长调节来达到治疗疾病,更愿意采取一些快捷的方法,立竿见影。
第二,西医易学而中医难学。
学西药只需要几年的时间。
不像中医,动不动几十年!
很多人都进入了一个误区,中医越老越厉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