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赵昱的郁闷 (第2/2页)
粮行的大掌柜孙世海是他用惯的老人,这账自然也是没问题的。自阿鹞退出去之后,孙世海便走进来,垂手听赵昱的吩咐。
今年开春之后,虽然春种已经过去了,但是赵昱在京畿地区,感觉这入春以来的雨水似乎比往年要多。
这种粮食,最讲究风调雨顺。雨水少了不好,多了也不好,到了夏天,少不得要打起精神,看看会不会有涝灾了。
“孙叔,您也是老人了,您看今夏江南那边可有洪水之危?”赵昱问道。
而今江南水网密布,也最是富庶。江南号称鱼米之乡,东齐国一半的粮食产量,都是从江南而来。万一出现了问题,恐怕今年会有饥荒。
“公子,打发去江南的人说了,今年江南雨水不少,恐怕是要注意着些。”孙世海恭敬回答。就算赵昱称他长辈,孙世海也不敢擅自拿大。
赵昱不由有点头疼,若是真有洪水,粮食的价格未免水涨船高,虽然对他不算有害,但是万一很严重,影响民生,终究不是好事。
想了想自己的太傅外祖,赵昱寻思着是不是要提一嘴,委婉告诉朝廷早做准备。
“这边账没问题,孙叔您收着吧。”赵昱将手里的账本递给孙世海,起身站了起来,“劳烦孙叔费心打点了。”
“公子说的哪里话,分内之事罢了。”孙世海依旧恭敬道,送赵昱到了前堂。
赵昱装作一副游手好闲的样子,在古董铺里转了转,挑了个白玉笔洗之后,直接扬长而去。
刚踏入南安侯府,就有管家上来道:“世子,侯爷请你去书房。”
赵昱一听,顿时心生厌烦,但是又不得不应付着:“我知道了,就过去。”他先回到房间,换了一身衣服之后,就赶到了书房。
赵怀仁在书房内练字,看到赵昱来了,也没有停止手中的笔:“去哪儿了?”
“前门的古董铺子看一看。”赵昱轻描淡写。
“整日里游手好闲,东逛西走,就不知道干点正事么。”赵怀仁的语气严厉起来,他放下笔,背着手看着自己的大儿子。
赵昱垂手站立,心中只觉得无趣。每一次父亲见到自己,都要这么说。可是他到底要自己做什么?读书么?他一个世子,根本不可能考科举;难道习武?赵怀仁现今还在军中效力,陛下又怎么可能让他的儿子也进去呢?
父子两人同掌军权,这是皇帝陛下心中的大忌。
既然如此,他除了整日东逛西走,还能做些什么?
赵昱腹诽不已,但是终究没有说出来,只是神情上带了几分不以为然。
赵怀仁见到他这个样子便觉得火气直往上窜,但是他也知道这个儿子跟自己不亲近,方才忍着怒气:“有空去校场射箭摔跤,也是好的!听说你讽刺坤儿射箭不行,你自己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