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还有幺蛾子 (第2/2页)
而今的赵陌笙朝廷,虽说对老贵族没有任何的表示,可是并非只有惩治才是打压,视而不见也是一种态度。
他们真正在意的不是平民的生死,而是自己的利益。
说到底,只有自己的腰杆硬了,才能说后话。
可看赵陌笙的执政方式,明显和他们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道不同不相为谋,赵陌笙怪不得他们不支持,利益目标都不一样,他们怎么支持?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赵陌笙都能翻身,短短半年时间,就能与赵曜分庭抗礼。
也才有了今日他的羞耻之行。
事已至此,说什么都是徒劳,大丈夫能屈能伸,暂时的低头能保证他们的利益不够触动,能把损失降到最小,那就是值得的。
想着,陈荣也露出了笑容,回道:“当日在京城老臣看皇后娘娘便有冠绝天下之姿,如今来看,老臣的眼光果然是没有错的。”
卫晓晓笑了笑,客套道:“那便多谢敬国公瞧得起了,不知敬国公远道而来,所谓何事?”
在来的路上,陈荣将赵陌笙朝廷的事情都打听的差不多了,实际上也不用费力打听,
如今赵陌笙治下的百姓,就连六岁小儿都能说出卫晓晓的功绩。
他已经知道赵陌笙能打下现在的江山,卫晓晓功不可没,也知道卫晓晓是如何的亲民没有架子,更知道赵陌笙对卫晓晓是多么的宠爱,甚至与卫晓晓不分你我,能将帝王的权力都分给卫晓晓,等等.....
陈荣丝毫不怀疑卫晓晓对接下来自己所说的事情有决定权,或许赵陌笙不能答应的条件,卫晓晓能答应呢?
怀着这样的想法,陈荣说道:“老臣这次前来,是带来我朝陛下的意思。我朝陛下知道了知道了新朝的陛下和皇后娘娘治国有方,想来皇后娘娘也知道,战争对双方都是消耗。如果新朝的陛下同意,我朝陛下愿意分庭而治,井水不犯河水,这样对百姓也是好的,皇后娘娘觉得呢?”
这样对百姓好?
卫晓晓在心中冷笑,只怕是对赵曜和一众醉生梦死的就朝廷官员好吧。
百姓们只求有一口饭吃,有好日子过,哪里的日子好过,当然就往哪里走。
她没有马上回答,先是对陈荣说道:“敬国公稍坐,本宫这里有些东西,想要国公爷过目。”
说完,她小声吩咐了末末几句话。
末末小跑着出去了。
等待的期间,她也没有闲着,问起了楚琉霜的近况:“听闻贵朝的皇后有喜了,不知她身体如何?”
听到卫晓晓的话,陈荣丝毫不怀疑卫晓晓是有的放矢。
“有劳皇后娘娘关心,我朝皇后有孕之后的确是不安宁,如今我朝陛下正在广招名医,给我朝皇后安胎。”陈荣如是答道。
卫晓晓既如此问了,多半是对楚琉霜的情况有所耳闻。
并且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楚天阔身死,曾经的晋王不复存在,说是给楚琉霜安胎,实际上御医早已经说过,
楚琉霜自从有孕之后就一直不舒服,胎儿也是不安宁,这个胎儿多半是保不住的。
而且月份越大,楚琉霜也越危险。
纵然是这种情况,赵曜也一意孤行,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要保住楚琉霜的孩子,这段时间赵曜也没有一心一意扑在楚琉霜的身上。
就在他离京之前,赵曜刚封了一个舞姬做美人,纳了吏部尚书的女儿做婕妤。
原本就在他的眼中也不算奇怪的事,但是有了赵陌笙做对比,到底谁做皇帝做的称职,一眼就看出来了。
还是那句话,赵陌笙对百姓来说或许是个好皇帝,但那并不是他想要的。
“女人生孩子就像在鬼门关前走一遭,国公爷回去之后,代本宫问候贵朝的皇后,让她千万保重身体,说不定还有相见之日。不过国公爷也知道,我们这班子才刚拉起来不久,也没有什么好东西送她的,还请贵朝的皇后勿怪呀。”卫晓晓皮笑肉不笑。
每每听到楚琉霜过得不好,她的心情就好上一分。
她还真的想亲眼看看楚琉霜是如何的水深火热,可惜条件不允许。
在这种小事上,陈荣没有过多的花费心神,随口应道:“皇后娘娘言重了。”
大概两炷香的功夫,末末捧着一摞簿子进来了。
卫晓晓没有接,让她放在了陈荣手边的桌上。
陈荣不明所以。
卫晓晓不紧不慢的喝了一口茶,曼声道:“我们还是言归正传,方才国公爷说我们丰田而治,井水不犯河水,这样对百姓才是好的。本宫不敢苟同。国公爷可以看看手边的簿子,上面记录着我朝陛下治理之外州县来到这里逃难的人员,并且这还只是一部分。如今我们停战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来到我们辖区的百姓,只增不减。时间一长,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本宫想国公爷也是十分清楚的。”
陈荣面色一僵,卫晓晓这话是在赤裸裸的打他们的脸呀。
言下之意就是说民心不在赵曜的身上。
这都是那些刁民不安分,见到一点好处,就什么都不顾了。
深吸一口气,他说道:“老臣是为了求和而来的,如果皇后娘娘是因为这个问题有意见,我们可以再商议。”
卫晓晓唇角微勾,眼中的温度渐渐冷冽:“还能如何再商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