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大堤的奇怪名字 (第2/2页)
感念严相之恩,想起了立碑筑祠的事,可没想到当时东村的刘员外也有如此想法!”
“还有我们大洼乡的周举人、孙员外,草民刚这么想的时候,没想到那两位兄台竟然同时来找我了!”
“俺们村的佃户都感念着严相的恩情……”
胡宗宪见此更像是得到了某种认可,转过头有些动情地对严嵩道:“严相,您看,并非是下官在其中串联他们,而是我原武县的百姓自发立的此碑!”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严相让原武县数万灾民得以存活,让他们不止于流离失所,让他们能吃上一口饱饭……试问谁能不感念严相的恩情??”
“立此严公堤,就如子女反哺父母之恩!”
乡绅们听的一愣一愣的,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跟在严嵩身旁的严仪也有些傻眼了,以呆呆的目光望着胡宗宪,他早就知道胡宗宪比别的知县强很多,但现在还是被他的行为惊到了,心中只剩一种念头:此子恐怖如斯。
严嵩同样沉默不能言,过了良久才长长叹了口气。
“本相……知道了。”
“下官和原武县,甚至整个荥阳都不敢忘怀严相的恩德。”
胡宗宪郑重道:“所以,这严公堤之名,就请严相万万不要再推辞了!”
严嵩又叹了口气,深深地望了胡宗宪一眼:“如此……也好。”
“民意不可违,既然是原武县百姓们的心意,本相也不再拒绝了。”
他话音一转,又道:“此碑已经立完了就算了,生祠、人像之类的就莫要再提了,太浪费人力。”
立像?
周围的乡绅们有些懵,什么立像?
咱们说过立像吗?
胡宗宪张了张嘴,回过神后急忙又道:“严相,下官……”
“不用再说了。”
严嵩摆摆手,面无表情地打断了他:“本相虽然几日后就要回京,但依旧会随时关注原武县,希望你莫要让本相失望,不要做些铺张浪费的事。”
胡宗宪立刻会意,急忙拱手应下:“严相一片苦心,下官明白。”
“只是……”
他面带难色地道:“下官不会如此,但百姓们却会自发地为他们爱戴的好官建造生祠,立像……”
严嵩冷哼一声:“你身为一县父母官,自然要加以约束。”
胡宗宪苦笑一声,无奈道:“诚如严相所说,民意不可违,百姓们的孺慕之情也不可遏制,下官只能竭
尽全力,并不见得能完全查禁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