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章 古刹深幽,了无舍命为庆州 (第2/2页)
回到房中,清乐立马收拾行装,敲开元阳的房门,将方才所听的事情告诉了他,元阳听后,一拍桌子道:
“这么说孟大哥有危险!我们得尽快赶到庆州通知他。”
“是,定要通知侯爷和章经略,只是我们赶的是马车,荒山野岭没有快马,如何能比那二人先到庆州城。”清乐也为难。
“我们悄悄骑走他们的马!”元阳心生一计。
“如此会打草惊蛇,而且会连累了无师傅他们,我方才听说他们说怀疑了无师傅的身份,恐怕也要对他不利呢!”清乐想起方才那两个壮汉对于了无师傅的议论。
“那这可如何是好啊!”元游也急得直搓手。
“有近道通往庆州。”清乐和元阳被这声音吓出了魂,往发出声音的方向一看,房门一开,了无师傅进来了,清乐和元游正错愕,一时间张不开口,了无关上门,又说:
“施主莫要错愕,那二人方才在房中议论之语,我也已全完知晓,只是你二人如抄近道去庆州,也会有些艰险。”
“有何艰险?”元阳问到。
“那里有一段路接连宋夏边境,时常有夏军出落,你二人手无寸铁,着实令人担忧啊!”了无坐在元阳旁边,叹了口气道。
“凶险也是要走一遭,孟大哥有性命之忧,我不能坐视不管,还有那章经略,他可是为数不多的坚持抗夏的武将,可不能先被咱们自己人暗杀了。”元阳平日在瓦子里也听多了来往客人说了许多朝廷的事情,听到夏人常在边境残害大宋百姓的事情,只恨自己不能投军边境。
“自己人”了无冷冷地道了这三个字,清乐也看出了了无的神情异常,又联想到方才那两个贼人在偏房所说,便也开口道:
“了无师傅,你虽说自己是佛门中人,不问俗世,可是我却以为了无师傅身上一身浩然正气,你能让我二人身犯险境去往庆州传送消息,俨然胸怀尘世的悲悯和大义,并不像你所说的佛门中人不问尘世。 ”了无那双清亮的眼睛里终于有了波动,他放下手中的佛珠,叹道:
“本以为入了空门,便可告别前尘往事,了无牵挂,只是俗世的欲望可以禁,这心中的遗恨却真是难割舍啊!”这十多年未对人提的旧事涌上了了无的心头。
“十多年前,我是灵州城里刘将军的副将,永乐城之战中,刘将军本来已经占得先机,只是那高衙内 怕刘将军的军功压过他这个主帅,硬生生贻误了战机,永乐城大败啊!后来刘将军也因此郁郁而终。”
说到这里,这位经历过烽火和生死的昔日将官,终于也藏不住他眼里的光,只不过恨意在他脸上微微掠过,就沉了下去,接着他轻轻地对元阳说:
“你所说的自己人,他们争权夺利的心思一动,就生生要拿几万将士的性命来献祭啊!”
清乐这才知道,原来爹爹一直远离的朝堂争斗的真相竟然如此狰狞不堪,爹爹一直谨小慎微的作风也并非杞人忧天。未等清乐和元阳从一脸怅然中反应过来,了无立马起身对他二人说到:
“此时不是感怀往事的时候,请二位悄悄从后门下山吧,我一会指条错路给他们,希望能拖延一些时日,等那偏房的二人反应过来,你们就不好走了”说着了无带着清乐和元阳,出了后门,坐上马车,赶往那条通往庆州的近道。
一个时辰后,那两个壮汉从偏房慢悠悠地走了过来,牵上吃饱的马,跨了上去,了无让其他小和尚回了禅房诵经,自己亲自送他二人离开。临行的时候,其中一个汉子盯着了无问到:
“敢问大师,此去庆州那条路最近啊?”了无冷冷地道:
“贫僧久居山中,不通地理人情,并不知晓近道,去庆州可从东南方向下山,顺着官道往北走就是了。”
了无大师话音刚落,那汉子拔出手中眉尖刀,从马上一跃而下,落地的那一刻,了无也倒在血泊中。
虽然了无戎马数十年,可是毕竟久未见杀戮,又手无寸铁,哪里躲得过这蓄力已久的一刀。
原来那两人并不是真不知庆州怎么走,只是佯装说自己迷了方向,借问路来试探了无。只可惜,了无为了让清乐和元阳能摆脱这二人,自己只能故意说出一条错误的方向。
速速出手后,那汉子又跃上了马,同另外一人奔着庆州方向去了。马蹄扬起的土灰染黄了寺庙前初盛的白菊,了无躺在自己种的菊花从中,望着西北的方向,游丝般的气息混着空气中的尘土慢慢沉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