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iaoshuo.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大宋之星河欲曙 > 十四章 私心难辍,邓郎筹谋何事苦?(下)

十四章 私心难辍,邓郎筹谋何事苦?(下) (第2/2页)

邓之绾想起,李小鱼死前对自己的所求,说他愧对表哥唐大山,幼时表哥一家不伸援手之怨已报,如今只求替他表哥收尸。

邓之绾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此刻他太需要做些什么来掩饰自己的慌乱。

替唐大山收尸!替那些无人敢认领的匪兵收尸!这是做善事,这是弥补他邓度支为官无能之失,这是弥补他放走柳白对官家的亏欠!

“是啊,柳白这等要犯,度支都可放走,为这些匪兵收尸算不得什么。”虽然醉意飘飘,但是梁陌的话无比清晰地飘进了邓之绾的耳中。

这位东京城中的无双公子,走近梁陌和孟远,眼露片刻的诧异后,只吐出比凉风还凉一句话:

“不知,宁清侯爷和梁少卿可有证据?”邓之绾知道他们若有证据,就不会在此质问他,而是在回东京城后的朝堂上,官家面前。

“度支放走柳白的私心我等了解,如今只想问度支,那青苗之法被如此施行,在官家面前,当如何复命?”孟远借着火光,寻着邓之绾的闪躲的目光说到。

“侯爷放心,二磊子等人的供证和灵县青苗借贷账目我已经装入行囊,青苗复用是我三司主理,灵县的这场叛乱不会成为夭折青苗的说辞。”

这句话是邓之绾给孟远和梁陌的保证,更是他说给自己的命令。

亡魂已安,邓之绾驾马离开了。梁陌看着这离开的背影,知道京城中有人在等他归去,等他归去后跨马去家中迎她。

回到东京城的梁高二人,将灵县平乱的过程详细禀告给了哲宗。

邓之绾则不顾父亲邓璋煞白的脸色,将前任灵县县令倒行逆施,歪行青苗,鱼肉百姓的事实禀告在先,接着又提出了三条改革青苗的计策,将官家的注意力引开,彻底堵住欲借此次叛乱掐灭青苗复用的嘴。

至于叛乱的内幕,即使梁陌心知肚明,怎奈高运卿没有带回贼首柳白,且灵县前任县令已死,人证物证俱失,还是让这些风声待在殿外吧。

殿外,皇宫西角楼大街上的清风酒楼内依然夜如白昼,雅间内的邓璋正在亲自为李枢相斟酒。

“此次可算是蓝打水一场空,没能断了这不成气候的青苗。”邓尚书一边倒酒,一边叹息。

“你何来一场空啊,你儿邓度支颇得官家赞赏。”李枢相端起酒杯,冷冷地笑到。

邓璋自觉没趣,便想起远在西北的章楶和赶往庆州的孟远,对正在喝鲈鱼羹的李枢相说到:

“此次孟远小儿去往庆州定为那章楶添力,如若宋夏战事开,国库银两和边境安宁都只换得他章楶个人的显赫军功!”

“章楶自到了西北,没有一日不想着同夏开战,如今又有章惇在朝,这仗他是必定要打的,为达此目的,他没少违反军规,不过就算打赢了,这军功,我决不会让他轻易得到!”

放下半碗鲈鱼羹,李枢相用方巾擦了擦嘴,又用低沉的声音对邓尚书道:

“只是那孟远如今已是官家丰厚之羽,此前屡次阻我筹谋,可惜此次灵县之事没能拉他下水,倒不如索性剪了这羽翼吧!”说着让候在门口的李府管家送来了披风和热水,自己漱口洗手,准备离去。

“老师放心,我已经命死侍扮成禁军,日夜兼程,赶往庆州,到时候若能一举拿下孟章二人性命是最好不过,如不能,也定要让他孟远归不得东京城!”邓璋一边说着,一边扶着李枢相站了起来。

“好!那河中路的李昊此次平乱有功,找个机会也让他去庆州,离那章楶近些,你也该活络活络西北这条线了。”

形销骨立的李枢相已经疲乏了,说完这句话就缓缓地从灯火通明的清风酒楼走进了黑暗之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