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煮酒 (第2/2页)
“是啊,此二人汉室之大贼也,比之董卓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受陛下密诏,早晚伐之。”
对于西边,刘和自然是势在必得,毕竟历史上的曹操就是他最好抄袭的模板。
既然有了圣旨,曹操自然不好干涉,干脆把整个司隶放给了刘和。毕竟司隶大部分地区已经荒废了,但上面的势力有纷繁冗杂。
对于曹操而言,那种地方是真鸡肋了,只可惜杨彪的儿子还在长安,没时间把鸡肋给他弄出来。
于是这场最终的势力划分中,曹操从刘和这里得到最富裕的豫州和兖州以及徐州一部分的担保,刘和拿到了荆州北,司隶的名义。
但大家心里都明白,那些地方可都还在别人手里呢。
至于青幽并冀他们直接没讨论,开玩笑,北边的公孙瓒和袁绍还没开口呢,他们这小鱼小虾拿什么和人家比。
历史改变的有些多,以至于刘和都有点担心袁绍会不会比历史上强悍一点,毕竟当年不管从哪方面看,袁绍都是吃鸡大会的胜者之一。
反倒是豫州,虽然那里盘踞着袁术和陈王刘宠,但刘和还真没把这两位当回事。
分好帐,接下来要讨论的,就是合作了。气氛瞬间轻松了许多。
“如今倒是打不起来了,这蝗灾,着实吓人的很。”
曹操开口了,他已经略微有些醉意了,怪不得大家都说南阳的酒好,这一点他深刻感受到了。
“是啊,又有多少百姓要流离失所,妻离子散了。”
刘和也颇为感慨的说到,争霸和改善百姓生
(本章未完,请翻页)
活就布施一个矛盾的命题,毕竟他想要争霸的目的也就是统一,统一也是为了百姓。
两人仿佛各有心事,干脆各自想着自己的事情。
一时间,整个屋子只剩下壶中酒沸腾的声音,越姬起身,为二人斟酒。
其实若是曹操看的仔细些,就会发现,越姬手里的那个用来中转酒的壶,很有问题,那是一个子母壶。
也就是说,刘和一直在喝的,其实是掺了很少酒的青梅汤,而曹操喝的,则是酒的比例更大一些。
“对了,荆州的粮食能不能周转了,蒯家应该很乐意这笔生意。”
最终曹操人不知开口了,毕竟是他有求于人。
“我这边自然是没问题,可得到消息,襄阳城如今已经被造反的百姓给围的水泄不通,真要是城破了,估计,蒯家也得元气大伤。”
刘和如是说到,乱世总会有一些豪杰人物起来,反抗一下苛政的,就比如现在正在围攻襄阳的那些灾民的头领。
这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家伙,居然把自视拥兵数十万的刘表给吊在城里打,让他连头都不敢探。
虽然刘和没少让高盛帮他们,如今这效果,可谓是极好的。
荆州士大夫和百姓已经达到不死不休的地步了,这次蝗灾成了突破点,刘和只是顺势煽风点火罢了。
这场民变虽然在历史上几乎没几句描述的,但他们却靠一个奇怪的方式让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它,那就是诸葛玄的死。
:据说诸葛玄是被荆州难民打死的,按照历史诸葛玄在荆州的地位可不低。这种级别的人总不能稀里糊涂就没了吧。
倒是和现在的诸葛玄不同,现在诸葛玄还被南阳的大军围在新野出都出不来呢。
“这样啊,那就得指望刘大人支援我们一些了。”
另一边,新野县衙。
作为刘表一方所置南阳郡的治所,新野无疑是失败的。因为刘表的南阳郡,在蝗灾爆发的一个月内,已经悉数沦陷。
作为南阳太守的刘琦也早早的跑路了,这位大公子虽然不擅长争权夺利,也不擅长治理百姓,但对于局势的分析还是很准确的。
反正都是在外,与其要面对刘和这种阴恻恻的敌人,去江夏靠着长江天险倒也差不多,那为什么好要待在这里呢?
于是尹籍倒了霉,他当上了南阳太守,与其说南阳太守不如说新野县令。
和他一起倒霉的还有被派来协助刘琦的诸葛玄,此时两人正坐在县衙内相顾无言。
“我听人说,你向刘和举荐了徐庶,可有此事?”
诸葛玄忍不住了,向尹籍问到。
“你侄子不也在南阳,而且据说是南阳第一位什么状元,倒是有趣的很。”
尹籍反驳到,两人对视一眼后狠狠地摔了袖子之后离去,不一会,负责围攻新野的冯雍收到了两人投降的消息。
不过人家是士大夫嘛,什么投降不投降的,准确的说,是则明主而仕。
倒霉蛋看门狗刘表又一次成了刘和的背景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