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点睛一笔 (第2/2页)
一条大河自上而下蜿蜒而下,河面在逐渐变大变宽,渡口码头处河面画的最宽,细节也最多,细微到河面上水文流转、波光粼粼、岸边水草也画了出来,水草当中隐约还能够看到几条鱼的影子,没错是影子,而不是鱼。
看到这儿,我忍不住惊呼了一声:“这画工、想法真的绝了!”
为何我会说画中画了鱼的影子,会值得惊呼呢?
有句老话叫做水至清则无鱼,可同样水清则见鱼,可这只有黑白两色的一幅山水画,如何凸显这河水清澈见底呢?
在只有黑白两种色调的一幅山水画当中,要画出一条河的波涛汹涌尚且不难,只需要将汹涌的波涛给勾勒出来便可以,可要画出这河水的清澈见底,那就真的考验功夫了。
而眼前这副唐寅的山水画,最先让我大为惊叹的地方,就是以河边水中简简单单的一丛水草,几条鱼影,黑白两色就完全将这河水清澈见底的韵味给画了出来。
水至清则无鱼,可同样的水清则见鱼影。
可能有人会奇怪,这水清见底,看到的不应该是在水中游动的鱼儿?怎么反倒是画几个黑乎乎的鱼影来表现河水清澈见底更技高一筹呢?
诸位想想看,一条河清澈见底,你能一眼看到河水里摇曳的水草、看到在水草里游动的鱼儿,在阳光的照射下,那水草和鱼儿是不是就会产生影子,因为河水清澈见底,那影子自然也就投射到了河底。
在一个,去河里抓过鱼的应该都有一种感觉,有时候你明明看到了一条鱼,可你一把抓下去,最后却抓了个空,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出手的速度不够迅捷。
而是因为水清澈见底,在阳光的照射下,我们在视觉上产生了误差,其实我们看到的是鱼的影子,真正的鱼儿并不在那个地方,试想一下你伸手去抓那虚无缥缈的影子,又怎么可能抓得到呢?
再说这副山水画只有黑白两色,鱼儿在水草当中游动,水草就是黑色的了,若是在把鱼儿画上去,那不是黑乎乎的一团,就算画工精细,你能看得清楚,能分辨出来,那是水草、那是鱼儿。
可这半点都表现不出这河水的清澈见底来。
画中很巧妙的避开了直接画鱼,而是画了几条鱼儿应在河底的影子,那几条鱼影,看上去的确是黑乎乎只有一点点鱼儿的外形,大概能让人看出来,那是鱼,可就是因为这样,细看之下,你才会发现,这画中的河水,那是清澈见底。
看到画中那几条鱼影,其实我心里头基本已经确定,这副山水画,是唐寅的真迹无疑了。
舍弃画鱼、而通过极简单极模糊的几条鱼影来表达河水的清澈见底,构思并不复杂,却极其巧妙,要做到这一点,说难不难,可说简单,它却又显得难如登天,没有几十年如一日的画画功夫,是绝对做不到的。
莫说别人做赝,就是我师父他老人家,也不一定能将画中鱼影的巧妙构思,给拿捏明白。
不过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还是没有妄下定论,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画中的留白之处。
都说留白见火候,这副画的留白,我细看之下,确实不由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