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玄机自在屏中藏 (第2/2页)
再加上唐寅书法的名气,不如他的画,传世的又很少,在古玩市场上价格也就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极少有人去临摹唐寅的书法。
可眼前这一副落款唐寅的对联,每一个字都全然不符合唐寅书法那种柔于外、刚于内的风格。
可要说眼前这副落款唐寅的对联,就绝对是做赝或是临摹的赝品,那绝对又说不过去。
先说临摹,临摹临摹,不管是临摹画还是临摹字,重在临摹,说难听些就是仿写,仿写的越像证明临摹的功夫越是炉火纯青,一些临摹技艺高超的做赝高手,几乎可以做到临摹的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总之就是一句话,但凡是临摹,甭管是画还是字,那就是务求和真迹越像越好。
可眼前这一副落款唐寅的对联,那字,可一点都不像是唐寅写的,这要是临摹出来的,那除非临摹这幅字的人是个自以为是的大傻子,不然不可能弄出这样一副完全牛唇不对马嘴的东西出来,故而临摹一说,几乎可以说能够完全排除了去。
可要说这副对联是做赝的,那也说不过去,因为做赝和临摹说白了,就是一个道理,追求的就是和真迹如出一辙,是以假乱真。
而眼前这副对联,和这些完全不搭边。
至于硬要说这副对联是某个大傻子,粗制滥造出来故弄玄虚的赝品,那也说不过去。
鉴别古字古画这一类的物件儿,一般来说大概就那么几个步骤,先不看字画本身,而看用纸、用墨。
既然是古字古画,那所用的纸墨包括印章所用的印泥这些东西,也都是古制,这古代的纸墨印泥这些东西,和现代的不说天壤之别,却又很大的差距,甚至于因为一些技艺的失传,现代的纸墨印泥一类的东西,很大程度上都不如古代的。
至于怎么看这古字古画的用纸用墨,大概来说有三个步骤,一看二闻三摸。
一看,看的是这纸墨的成色纹路,正儿八经历经岁月的纸墨,会形成很特殊的痕迹、颜色……标志,这些东西单靠做旧手法,能做到形似却几乎不可能做到神似,二闻闻的就是那纸墨的味道。
旧时候制纸制墨,用的都是纯天然的原料,在历尽岁月的沉淀,会形成一种很独特的味道,而现代做赝做旧的纸,大都用了化学原料,一闻就知道,即便没用化学原料,因为时间上巨大的差别,那味道也不是不同的。
三摸,摸的便是纸墨的质地,墨这东西很难说明白,全靠长年累月积攒下来的感觉,纸则相对简单一些,古时候造纸的技艺虽然发达,有些方面比起现代造纸技术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同样存在不足的地方。
古时候没有现代这般精密的仪器,原料配比可以精准控制到毫厘之间,所以正儿八经的古代造出来的纸,即便是名气最大最昂贵的宣纸,摸上去也并不是外行人形容的那样,细腻光滑似少女肌肤。
相反,正儿八经古时候造出来的纸,即便是最顶级的宣纸,仔细去摸,也绝非细腻光滑似少女肌肤,而是带着一种颗粒感,在岁月的沉淀下,那颗粒感可能会消失、也可能会变得愈发明显,不过想要摸出来,同样需要日积月累的感觉。
这一看二闻三摸的手段我都用上了,我可以百分之一百确定,这副对联用的纸墨,是正儿八经的老东西,而且年份,不会比这座建于明代的庄子短。
“这……这特娘算什么情况?”
“爷们儿还不信了,能被你给难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