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大明不能亡 (第2/2页)
孙钤又一次把目光看向了北方,那里有着中原王朝的死敌,历史上,他们入关之后,带给汉人的并非盛世而是无穷的黑暗。
先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后是闭关锁国,禁锢思想;再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每一条政策背后,都是对汉人的无情剥削和掠夺。
所谓的大清盛世,只不过是被统治者拔高的侏儒罢了,在满清的铁骑下,盛世跟百姓毫无相关,他们不会苦了自己,最多再苦一苦百姓。
满清隐隐自豪的康雍乾,实则是上层的狂欢,底层百姓惊人的贫困,人们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百姓为了生存,抢着洋人的剩菜剩饭,甚至是死猪肉。
《潜书》有所记载,清兴五十年来,四海之内日益穷困,农空、市空、工空、仕空。
由此可见,在满清铁骑下,百姓生活是多么的痛苦。
反观大明,郑和宝船七渡南洋,李如松支援高丽歼灭东瀛,郑氏父子屡次击败荷兰,诸多事件无不彰显大明的强大,要不然也不会成为汉唐之后,又一个强盛的中原王朝。
再看两朝的末代皇帝。
崇祯殉国前说的是:朕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毋伤百姓一人。
宣统留下的却是:我不管岛人在东北杀多少人,运走多少粮食和煤,只要不让我当大清的皇帝我就不会心甘。
可悲!
可叹!
可恼!
为此,大明不能亡,满清不能入关!
孙钤再联想到崇祯四年的大凌河战役,已然决定在大凌河跟建虏一见高下。
为了防止被建虏突袭,孙钤决心给袁崇焕写封信,让袁崇焕在大凌河附近注意防范,免得大明在辽东显得被动。
同时,他也能安心的训练新军。
走下塔顶,拿起笔墨,歪歪扭扭的写了封书信,让董锜火速找人送去辽东。
事了之后,他命令士卒集合。
孙钤看着三千士卒,这些人大多骨瘦如柴,双目无神,甚至一脸茫然。
他们加入新军营,无非是求一顿饱饭,能拿一些银子,至于他们为何而战,为谁而战,在他们脑海中还无这种信念。
而,就是这群毫无信念的士卒,将要去拯救大明于水火。
能否成功阻止建虏入关,能否成功平息流寇作乱,就看着三千人的战斗力了。
同时,孙钤把所有的宝,都押在了他们身上。
“拜托了!”孙钤对着三千人,行了个现代军礼。
他们不知孙钤此举何为,更不敢开口询问,只能用无神的目光,盯着孙钤看。
孙钤也不解释,放下手来,说道:“从今天起,正式进入训练,训练的第一课就是立正、稍息、走正步!
记住了,立正给我三挺二收一平一正,稍息给我两快两准,正步给我踢腿如射箭,落地如砸坑!”
话罢,孙钤先做了个示范,随即他让所有人开始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