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iaoshuo.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寒门福妻:我靠空间养权臣 > 第163章 卖个好价钱

第163章 卖个好价钱 (第2/2页)

顾先生家中秋收的红袖藕,稍微勉强了些,但也还能做。

说起这些,苏小七简直如数家珍。

沈昀喜欢看她双目放光,自信洋溢的样子。

还说如果她能做出来,不仅是她,就是赵家村也会上一个台阶。

因为产量有限,很能卖得起价钱。

这话让苏小七笑的弯了眉眼,赚钱的事不干才傻呢。

说干就干,苏小七根据早年间做藕粉的经验开始在家捣鼓。

赵小竹和沈小妹听说她要做藕粉,各自请了假,回来帮着她一块儿做。

陈锦娘知道苏小七又要捣鼓新东西了,自然是乐见其成。

文婆子瞧着赵小竹最近绣技进步神速,也乐意放她几天假。

而且那个藕粉别人不清楚,她却是晓得的。

只有京城那些世家贵族才能吃得起的珍稀玩意儿。

要是苏小七能做出来,可是厉害了。

有了帮手,苏小七信心十足。

跟她们解说起做藕粉的步骤来。

一共有五步。

一“洗”,把藕洗干净,切去藕节、烂藕梢,就连藕段塞泥的孔洞也要用筷子通洗干净。

第二便是“擦”,用搓板在木板内把藕断擦成糊状,置于石磨上磨成浆液,磨时要边提藕丝边加水,使磨出的浆液均匀细腻。

第三步“滤”,其实就跟磨豆腐是一样的。

把磨出来的藕浆液与藕浆渣分离,再用石头压住。

反复几次后,去除袋中藕渣。

第四步“沉”:藕浆充分搅拌后,静置三个时辰以上,除去上层的清液浆,沉淀下的粉团就是湿藕粉了。

这还不行,还有最后一步“晒”:铲去湿藕粉表层浮渣,然后将湿藕粉块切成片或刨碎摊在竹上曝晒,晒到一触即粉碎为止。

“哇,好厉害,原来藕粉就是这样做出来的。”沈小妹惊喜地感慨。

这个玩意儿她也只是听说过罢了。

苏小七道:“这是最后一步,但尤其要注意,不要进了沙子和杂质。”

“晒干了是不是就好了?”赵小竹心里惦记着她师父跟她说过的做好了带点回去让她尝尝的话。

“差不多了,我加了些白糖,做成这纯藕粉。”

苏小七指着色泽洁白的藕粉,脸上喜气洋洋。

用了三天时间,她们三个将一板车五百斤的藕段全制成了藕粉。

一斤藕只得了一两不到的藕粉,算下来,五百斤一共才得了四十斤。

“啧啧,难怪陈婶说这玩意儿贵如银钱。一两银买不到一两粉。

费力气又费心思,不容易。”沈小妹一阵感慨。

赵小竹也是连连叹气。

这可比绣花难多了,也只有小七姐能想到怎么做吧。

“来,这两天大家都辛苦了。这里共四十斤,我要送十斤给顾先生,存十斤。

你们每人拿两斤去,再送一斤给外祖父,留几斤给婆母和外祖母吃用,再拿十斤去铺子里卖。”

“这个怎么卖?”沈小妹试探着问道。

“十两银子一斤?”苏小七也不太清楚这个时代藕粉的价格,试探着给了一个价。

给完之后她也没谱。

沈小妹和赵小竹一脸难言的模样。

不用说,是觉得贵了,贵的离谱。

十两银子什么概念,一户普通的庄户人家一年的收入,一套四间房的院子。

大家都不说话了,一直在院子看书的沈昀开口了:“贡品藕粉十两也便宜。”

这话绝了,一语双关,苏小七听懂了一脸兴奋,忙不迭地跑到沈昀面前。

让他画个花样子,她要弄个漂亮的包装盒装着。

到时候就跟月饼似的,别说十两了,一百两也卖的起。

买家她都想好了。

还是沈昀提醒的。

试问绵州城这种偏安一隅的小地方,有谁知晓这贡品藕粉,那自然是京城来的永安侯夫人黄莲。

她只要想办法把这藕粉往她面前一送,保证卖个好价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