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商议国事 (第2/2页)
蒋琬听了,看看董允,说:“不是这样简单啊,东吴那边,尽管我们已经结为同盟,但是,他们并不是真心和我们想好,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他们也知道,丞相带兵收复长安洛阳,推翻曹魏政权之后,东吴就是丞相下一个收拾的对象了。
孙权,他可不是坐以待毙之人······我担心不等着丞相攻克洛阳,他就会动手,从后边扯住丞相的后腿。
呵呵,当我们国家的实力超过魏国时候,孙权就会和魏国结盟,把我们当作主要敌人了。
不管怎么说,孙权绝对不会看着我们轻松地战胜魏国!
他扯丞相的后腿,很可能就会从进攻益州开始。”
董允点点头,说:“这一点,丞相肯定比我们明白,也提前做了安排。
不然的话,为什么命令李严带兵驻守毕节,很明显,这一步棋,就是为东吴下的。”
张猛听到这里,想起离开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说过,说自己已经命令李严带兵驻守毕节,又说李严足以抵挡陆逊。
想到这里就说:“蒋大人,是的,东吴的事情,您不必担心,丞相已经安排李严带兵驻守毕节。嗯,丞相还安排李严的儿子负责粮草调运大事。”
蒋琬笑道:“这件事情我也知道,丞相在信中说有所说明。”
说到这里,又回头对董允说:“董侍郎,既然丞相安排我们二人负责成都内外大事,从明天开始你就搬到这丞相府办公吧。”
蒋琬刚说到这里,忽然想起皇帝刘禅的事情,说:“呵呵,不行,皇上还没有离开成都,你还要继续在那边住些日子,等皇上什么时候离开成都,你什么时候搬过来,我们合在一起办公。
我呢,到时候好方便请教。”
董允听了,抱拳躬身朝着蒋琬作揖,笑道:“在下过来办公,不过是辅助尚书大人,做些零碎杂事;到时候,还请尚书大人多多指点。咹,呵呵呵呵。”
董允笑道这里,板起脸来想了一下,说:“丞相吩咐上将军过来护送皇上到长安去,这是形势所逼,必须的事情。
但是,我们的皇上啊,二位都知道,早已经过惯了成都这里的好生活,呵呵,我们想着劝说他到长安去,恐怕不太容易办到。
我最熟悉我们皇上的脾性,恐怕就是丞相亲自过来,也不一定能说服皇上离开成都。”
蒋琬听了,转脸看看张猛,又看看董允,说:“这可怎么办?皇上到长安坐镇,极有必要,这是一件关系到整个局势的国家大事,我们的皇上······虽然说年轻,难道他这样不识大体?”
张猛心想:“就劝说这么一个蠢货移驾到长安,就把你们难成了这个样子,哼!我还真不信这个邪!”
这时候,蒋琬转过脸来问张猛:“张猛,你临走的时候,丞相有没有对你交代如何说服皇上移驾的事情?”
“丞相吩咐过,吩咐我到了这边以后,请您二位帮助我说服皇上。诺,这是丞相写给皇上的书信,命令我到了这里以后,亲手交给皇上。”
蒋琬见了,接过书信端量一番,看看董允道:“既然丞相这样安排了,哪,董侍郎,您就准备一下,请张猛前去面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