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iaoshuo.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铁马金戈 > 第1216章南下第一支队凯旋

第1216章南下第一支队凯旋 (第2/2页)

王震为支队司令员,王首道为政委。历时6个月,于1945年3月,抵达湖南平江。

7月24日,王震和王首道率南下支队主力约2800人,进驻长沙。27日,进抵宁乡县道林新田湾,29日,进入湘潭县境烟山冲,30日,冒雨由排仙桥横跨潭宝(邵)公路,从古城至文家滩一线涉过涟水,在石潭列家桥一带宿营。31日,大雨如注,部队冒雨行军,宿营于射埠。

8月1日,天气转晴,南下支队在射埠一个山坡上召开建军18周年纪念大会。会后,部队从射埠、锦石转移到盐埠。司令部设在盐埠黄家湾黄家祠堂。

南下支队驻扎在盐埠整休几天,纪律严明,对老百姓秋毫无犯,买卖公平,不短分文。

他们大力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到盐埠、花石等集镇演讲、唱戏、开会,张贴标语、布告,散发宣传小册子。

宣传队沿途表演着各种节目,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当时天旱,烈日当空,稻田急需灌水。王震来到田头,和农民一起车水抗旱。他边车水,边和农民拉家常。

农民黄光悦10岁的妹妹黄友莲病了两个月,没钱吃药,快要死了。王震吩咐军医没几天便治好了黄友莲的病。

王震、王首道派人去乌石彭家围子看望了彭德怀的亲属,将彭金华、彭荣华的遗孤接到盐埠住了两天。

又派人去韶山,将毛泽覃烈士的儿子毛楚雄接到部队。

南下支队与地下党取得联系后,中共湖南省工委和中共湘潭县工委成员来到黄家湾看望王震、王首道,慰问南下支队指战员,他们在盐埠召开联席会议。

会议决定南下支队第四支队留在这一地区工作,建立湘中(岳北)抗日根据地。同时成立湘中地委。

四支队300多人留在原地巡回游动,发动群众,打击敌人,迷惑敌人。

8月5日,驻扎在盐埠的主力部队奉命继续南征。8日,地下党组织护送部队到王十万龙船港渡口处,经过两天两夜的紧张抢渡,南下支队安全渡过湘江,向衡东方向进发。

南下支队第四支队活跃在王十万湘江一带。他们以马扬德、张鹏飞两支游击队为基础建立湘中抗日根据地。

8月11日,党中央电告南下支队:“苏军参战,日寇投降,内战迫近,火速赶赴湘粤赣边境,与东江纵队会合。”

王震令留驻湘潭的四支队随南下支队主力跟进。8月14日,第四支队动身离开湘潭。

王震是解放军中战功赫赫的胡子将军,深受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器重。

王震作战时常手执大刀、腰挂手榴弹冲锋陷阵。他率部征战地域之广、跋涉路途之遥、历经艰难之多,在我军高级将领中是罕见的。

抗战后期,王震带领南下支队孤军深入完成我党历史上的“第二次长征”,则是其戎马生涯中的精彩一笔。

1944年上半年,世界反法西斯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日军在太平洋战场逐渐失利。为加快抗战胜利进程,党中央决定巩固华北、华中的同时,抽调一部兵力向华南发展。

7月的一天,毛主席找到正在延安附近进行大生产运动的三五九旅旅长王震,向他交待一项特殊任务:

“最近党中央准备派900名干部到南方去,路线是经河南先到新四军五师,再南下广东,与东江纵队会合,发展华南抗日根据地。因路途遥远,沿途情况复杂,想从你三五九旅抽一名团长带上一个加强营护送这批干部南下。今天找你来,就是想先听听你的意见。”

王震说:“抽一名团长和一个加强营是毫无问题的,不过正像主席说的,路途遥远,沿途情况复杂,以一个加强营护送这批干部,兵力是否少了些请主席再考虑一下!”

回到旅部后,王震立即找来几位团长商议,大家都感到这次护送要通过日、伪、顽军占领区责任重大。

于是,王震再次去延安,主动向毛主席请缨:“如果您同意的话,我愿亲自带部队护送!”

毛主席听后思忖着说:“你去嘛,我就另有打算喽,党中央研究一下,再谈。”

事隔一天,毛主席又找到王震。他先仔细询问了部队的情况,然后对王震详谈了国内外形势和党中央的战略部署。

他说:“中央的部署之一,是由你们三五九旅组成南下支队,护送从广东、广西等地来延安学习的干部南下。共分成两个梯队,你带领第一梯队先走,等与东江纵队会合了,第二梯队再继续南下。”

毛主席突然把话停住,异常严肃地分析了南征的两种前途:“一种是乐观的,即随着整个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变化,三五九旅可以在华南放手发动群众,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第二种是不乐观的,或者说是残酷的……甚至可能全军覆没,都不得生还,包括你本人在内!”

说到这里,王震激动地表示:“有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领导,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坚决地完成任务!”

此后,党中央和毛主席多次开会研究,考虑南下部队的组成问题。

1944年10月31日,党中央召开一次书记处会议,最后确定了南征的区域和组织机构,决定组成“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简称“南下支队”),由王震任支队司令员,王首道任支队政治委员。

11月10日,王震率部告别延安,开始了南征。部队日夜兼程,跨黄河,浩浩荡荡地向南疾进,曾创下一天一夜行军90公里的纪录。

然而,由于天降大雪,天气异常寒冷,不少人在行军路上冻伤。

经过艰苦的行军,直到1945年1月29日,南下支队才到达鄂豫皖边大悟山抗日根据地,与新四军第五师胜利会师。

2月14日,南下支队告别新四军战友,向鄂南挺进,在当地百姓的拥护下,初步开辟了以鄂南为中心的湘鄂赣根据地。

3月1日,部队向湘赣边进军,继续南下。经过5个多月的艰苦转战,于8月底抵达广东省南雄县境内,与前来接应的东江纵队只有数百里路程。

就在这时,时局突然发生了变化。原来,1945年8月,日本侵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结束。

其时,南下支队正在湘南海拔2048米的八面山区活动。蒋介石对我军挺进华南早就惶恐不安,他当然不肯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决心绞杀这支孤军。

八面山很快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出山的五条通道全被封死!

危急关头,王震站在高坡上,左手叉腰,右手使劲挥动着,大声说道:“同志们,国民党反动派想把我们困死饿死,消灭在这八面山里。你们说怎么办?”战士们像春雷般齐回答:“坚决打出去!”

“对,我们要打出去!任何敌人都占不了我们的便宜!”王震举起拳头,充满感情地说,“我们南下支队是钢铁队伍,不是豆腐捏的队伍!”

虽然此次突围成功,但南下支队因连续作战疲劳到了极点。南方8月炎热的天气也给行动增加极大困难,王震也由于积劳成疾导致胃出血。

8月下旬,部队进入五岭地区,南下支队的困难越来越多。党中央鉴于南下支队的艰难处境,同意让其自由选择路线北上。

于是,王震率领南下支队满怀遗憾开始北返。

蒋介石害怕我军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立即纠集7个军15万人,在1000余公里的战线上对南下支队进行了大规模的围追堵截。

在十分疲劳的情况下,王震率部奋勇拼杀。部队经过24天的艰苦行军,于9月23日返回鄂南。

1945年10月中旬,南下支队在黄陂县所属的孙家畈进行恢复“第三五九旅”原名的整编工作,正式撤销了“南下支队”番号,编入中原军区。王震担任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负责保卫军区的西部和北翼。

1946年6月,蒋介石鉴于战争准备完成,突然以30万人马将中原军区部队压缩在以宣化店为中心、纵横不足百里的狭小区域。

危难时刻,王震再次及时指挥三五九旅进行突围。在数十倍于我的刘峙和胡宗南部的围追堵截中,三五九旅广大指战员面对敌人的猛烈炮火,遇山攀登,遇水泅渡,日夜苦战,渡溪水,钻密林,抢占紫荆关,攀过鲍峪岭……终于将敌人的隔离带冲垮了!

8月27日,日夜兼程2500余公里、经90余次浴血奋战的三五九旅指战员,回到了日夜盼望和思念的延安,回到了党中央和毛主席身边。

8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以毛泽东、朱德的名义发出请柬,在王家坪礼堂宴请了胜利归来的团以上干部。

席间,毛主席举起酒杯,动情地说:“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的第二次长征。你们虽然牺牲了不少同志,但是光荣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你们是党的宝贵财富。”

朱德举杯祝酒时说:“这次南征、北返和中原突围,共走了二万七千里路,同志们辛苦了!”

王震当即站起来谦虚地回答说:“没有,仅仅是二万二千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