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章 太原监狱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春游曲!
在等段志玄的时候,李世民在想,监狱是个什么样子,他心中有些好奇。
等到段志玄到来,天已过了酉时。
李世民让陆峥带上酒菜,与段志玄三人一起来到太原郡监狱。
此时段志玄的父亲,太原郡司法书佐段偃师,已在狱中等候。他安排狱卒放李世民、段志玄和陆峥三人进入牢中。
------
以前,李世民从未进入过监牢,今日是生来第一次来这种地方,进来之后才真正体会到,这根本不是人呆的地方。
三人在狱卒的引领下,先进入监门,监门正对着牢房。
牢房坐北朝南,从西到东有十来间房子,有东西两个门。
李世民三人从东门进入牢房,见到北面靠墙是一个个连在一起,用木栅围成的牢笼。每个牢笼长宽有六、七尺,空间狭小,但就这么小一个地方,有的还关着两、三个人。
------
刘文静被单独关在一个牢笼之中,李世民来时,他正蜷缩在笼中一角睡觉。
晋阳的冬天特别寒冷,腊月的天滴水成冰。
在这个季节,刘文静作为一名县令,如果在家,屋里定是烧着火炕,根本不会感到冬天的寒冷。
然而,在太原郡监狱的牢笼之中,却是另一番感受。如今他蜷缩在牢笼一角,地上铺着茅草,身上盖一张破絮,能不被冻死已是万幸,不知能不能真正睡去。
-----
李世民走到牢笼跟前轻声喊了一声“刘县令”。
刘文静听到有人喊,借着牢中昏暗的灯光向木栅外观看,见是李世民,他连忙从地上爬起,抱着膀子来到木栅前,向李世民施礼作了一揖,轻声问道,“二郎君来了?”
李世民看看旁边笼中还关着其他犯人,小声说道,“今日刚刚返回晋阳,听说你被关在这里,便来看你。”
------
两人打过招呼,李世民发现这里根本不是说话的地方,更不要说商议举兵起事这样的机密大事。
他转过身对段志玄道,“你去问一下段书佐,能否借他公廨一用。”
段志玄连忙去找段偃师,不一会儿从外面回来,附在狱卒耳边交代了几句,狱卒打开牢笼的木栅门,将刘文静放出。
------
李世民见刘文静从牢笼中出来,解下自己身上的貂裘斗篷给他披上。几个人一起出了牢门,又出了监门,来到外面狱吏办理公务的地方。
段偃师将李世民和刘文静,让到自己处理案牍的书房,然后和段志玄、陆峥一起在其它的房间等着,留李世民和刘文静两人在书房中说话。
------
书房之中烧着火炕,刘文静从冰窖一般的牢房,步入暖意融融的公廨,如同从地狱进入了天堂一般,真有天差地别的感觉。
书房里烛火比牢里要明亮许多,李世民仔细打量,在牢中关了多日的刘文静,只见他身穿单薄的囚服,蓬头垢面,脸色憔悴,已无了往日的风流倜傥、俊伟洒脱。但他那双眼睛仍然炯炯有神,闪着光亮,显然他的意志并没有在牢狱之中受到摧折。
------
李世民看到刘文静的脸颊、耳垂和手背上,都有红红的肿块,明显是生出的冻疮。
他心中有些怆然,拱手向刘文静道,“刘县令受苦了,没想到才走数日,你竟遭受这牢狱之灾。”
刘文静好像对自己当前的处境,并不感到难过,他自顾脱鞋上炕,将李世民为他披上的貂裘斗篷解下,放在一旁,坦然说道,“这是命中劫数,我早已知道会有今日。”
------
李世民亲自将酒菜摆在炕几之上,然后也脱鞋上炕,为刘文静和自己各斟了一盏酒。
刘文静也不等李世民劝酒,端起酒盏一饮而尽,接着拿起双箸夹菜放入口中,他也不看李世民,边吃边露出若有所思的样子。
李世民将酒再次给他斟上,刘文静依然端起一饮而尽。
李世民默默看着刘文静,一边看他吃菜,一边给他斟酒。
------
三盏酒下肚,刘文静停箸注视着李世民,眼中闪着坚定而智慧的光芒,慨然道,“天下大乱,非商汤、周武王、汉高祖、光武帝不能抵定。”
李世民与刘文静双目对视,说道,“请刘县令说说自己有何想法。”
刘文静端起酒盏喝了一口,放下酒盏慷慨说道,
“主上远赴江都,河洛之地义兵聚集,天下盗贼遍地,大者占据州郡,小者占据山泽,等待真命天子收而用之。如果二郎君见机而行,振臂一呼,四海不难平定。文静在山西多年,素来结识当地豪杰,一声号召,可得十万之众,再加上唐公数万府兵,一声令下,谁不愿跟从呢?乘虚西进叩关,则帝业可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