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寻找弱点 (第2/2页)
“常兄弟,听我一句劝。朱皇帝没有容人之量。即便没有内应之事,你以为他就能让所有功臣善终?”
脱因帖木儿抬手饮尽杯中之酒,斜睨着常茂微笑不语。
常茂郁闷地喝下杯中之酒,抬头看向他道:“王爷,不知这话从何说起?”
“从何说起?靖南侯不会是跟本王揣着明白装糊涂吧?”
脱因帖木儿不屑地一笑道:“大明建国,首功当推李善长,这话不假吧?”
虽有偏差,但意思不差。
常茂只好点点头。
“他除了头上的国公名号,身上可有一官半职?”
“大明皇帝不是将女儿许配给他的儿子了吗?”
“那叫下嫁!”
脱因帖木儿指着他笑了起来,“靖南侯,别人说你不谙世事,生来就是个混世魔王。本王原本还不信。可你竟然连下嫁和许配都分不清,真是笑煞人也!”
王保保一家都是受汉文化影响比较多的人,对于汉语中的词语使用非常熟悉。
常茂脸上一红,倒也没有为自己解释。
“扔出个庶出闺女,却把李百室软禁在京城之中。你觉得这门亲事可有诚意?”
脱因帖木儿随口说出的诛心之言,令常茂不寒而栗。
“施耐奄、杨宪、李满星、宋濂,他们可有一个得到想要的东西?可怜施先生的子孙被贬为伯爵,真是令人扼腕长叹。”
不得不说,脱因列举的功臣还真没有一个得到善报,不是被贬官就是被削爵。
“你再看看那些武将。所有能打的,职务都不高。连我兄长也只是以都督的身份在福建苦苦支撑。邹普胜、丁普朗成了民夫头,傅友德被当成驴使唤。
反过来,你再看看他的那些外戚。郭家兄弟手握重兵,却在京畿附近逍遥自在。谢再兴的功劳不大,却能以国公的身份坐镇高丽和倭国。
你们家幸亏与周贵妃交好。否则,以朱皇帝的性格,早就把你们削职为民了。”
此言一出,在座的蒙古将领放声大笑,满脸鄙夷之色。
“可王将军也是外戚,因何没有受到重用?”
常茂顺着他的思路问出一个令人难堪的问题。
“因为他是蒙古人!”
脱因帖木儿轻抚桌案,“舅父本来派他到破虏军中做卧底。谁知道他受了什么蛊惑,竟然委身侍贼。可蒙古人就是蒙古人,就算敏敏再受朱皇帝的欢喜,他也一样上不了天。”
俞家兄弟也是蒙古人,不一样身居高位?
常茂对他的解释不太认可,笑了一下没有说话。
“不说这些,今天高兴。本王为你脱离苦海再喝一杯!”
众人同时举起酒杯,为河南王喜得大将而庆祝。
“靖南侯,北平城哪里比较薄弱。咱们如何才能救出你的父亲?”
放下酒杯,脱因帖木儿切入正题。
略微思索一下,常茂谨慎地答道:“相对来讲,和义门可能会好打一些。”
“靖南侯,你莫非是在与本王开玩笑?”
脱因帖木儿眼中露出凶光,死死盯住常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