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儒学与儒教 (第2/2页)
初见成效后,朱国瑞准备给长子、长女举办婚礼。
婚礼之前,他又找到礼部侍郎吕本。
“吕卿,朕知道你与宋濂等人交好,也是难得的大儒。但朕希望你不要试图用你们的思想影响太子。”
闻听此言,吕本诧异地问道:“陛下,儒家思想难道不是正道吗?”
“正道?”
朱国瑞不屑地一笑,“朕想问一句,儒家思想起源于哪位先贤?”
“元圣周公旦当为先驱,是他最早提出“敬德保民”、“明德配天”、“明德慎刑”、“有孝有德”、“力农无逸”等一系列主张,还提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治民思想……
春秋之时,至圣先师孔子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最早提出“有教无类”……
随后,孟子……”
身为名教中人,吕本如数家珍般地说起儒学的发展史。
说到孟子之时,朱国瑞抬手打断他道:“敢问先生,现在的儒学之士可敢比元圣和至圣?”
吕本拱手道:“末学弟子怎敢与圣人相提并论?”
“你们的确不配!”
朱国瑞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周公能文能武,不光是伟大的思想家,还是著名的军事家。孔圣人身形如同卞卿,纵横于诸国之中未尝败绩。此二人出则为将,入则为相。
若朕没有记错,儒学讲究君子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朕敢问,吕卿可通此六艺?”
六艺?
吕本摇头苦笑。
现在的读书人能通三艺就算不错。其中的射、御之道,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尝试过。至于数,能精通加减法就算不错。
“卿可想过,为什么现在的读书人不愿意尝试射、御之道?”
“臣愚钝,还请陛下明示。”
朱国瑞笑道:“现在的儒学实际已经被人阉割过。南宋的朱熹为了一已之私,篡改儒家经义。可偏偏大元需要这种放弃抗争和人人平等思想的废柴学说。
因此,他们将儒学改称儒教,用朱理学说替代孔孟学说。对于孟子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言论,他们更是嗤之以鼻。”
其实不光捅是大元皇帝不爱听孟子的话,历史上的朱元璋也不同意。有明一朝,孟子的思想始终被皇家严重抵制。
为了掩人耳目、混淆视听,朱元璋还命令大臣编纂出一本《孟子节选》,将所有不利于皇家的言论全部删除。
听到陛下的话,吕本有些神情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