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锦衣出笼 (第2/2页)
“做事有些简单了,好在结果还不错。”
朱国瑞意味深长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后,你就接替杨宪吧。安全司会全部并入亲军,合称锦衣卫,名义上归亲军都督府管辖,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由你任指挥使。”
人是会变的。尤其是在觉得自己受到威胁的时候,很难保证不改变初衷和做事的方法。
刚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朱国瑞也曾经幻想设立首相,以相权替代君权。可接二连三发生的事情,令他逐渐放弃这个想法。
不仅放弃设立首相的念头,他还想起朱元璋的镇国法宝。锦衣卫就是皇帝控制群臣的白手套。没有皇帝的旨意,锦衣卫才不会那么肆无忌惮地抓捕、残害众臣。
只是因为无人敢直斥皇帝,锦衣卫才被描述得十恶不赦。
有锦衣卫的时候,无非是文人们在茶余饭后痛骂几句。可没有锦衣卫的时候,大明却彻底亡国。
朱元璋也曾经听从大臣们的劝谏,解散过锦衣卫。可随之而来的,竟然是大明的军情不断被送往漠北。军屯粮食被贪官们不断换成盐引塞入腰包。
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就有什么样的管理方式。用后人的思想治理封建王朝,恐怕是难上加难。
不仅如此,朱国瑞甚至怀疑有人在私通伪宋和大元。如果不是情报外泄,朱元璋怎么能够如此从容地杀向居庸关,在山西打败常遇春和冯国用?
这个念头已经在他心中盘桓许久,他越想越怕,最终决定成立锦衣亲军。
“臣敢不效死命!”
毛骧激动得跪倒在地,眼中全是兴奋。
随后,朱国瑞连续召见李善长、刘伯温、许瑗、李满星等军机处要员。
谁也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但所有臣子从御书房出来时都面色惨白。李善长和李满星几次差点摔倒在台阶上,亏得侍卫们手疾眼快,才让他们免于受伤。
次日上朝,朱国瑞宣布人员调整。
胡惟庸改任湖广平章,刘伯温升任右丞相,卞元亨任平章政事。李满星改任闽广平章,汪广洋升任礼部尚书。杨宪出任山东参政,高见贤出任河南参政,安全司即刻解散,全部并入锦衣卫。毛麒出任河北参政,叶琛补为吏部侍郎。樊景昭因户部之失,降为和州知府。
所有帮派的主脑均被调任出京,其家眷在京中安置。江浙帮和淮西帮的势力对比得到调整,保皇党人员除李满星外基本不变。
等边三角形才是最稳固的,朱国瑞已经深谙其道。之前,他挨个找重臣私谈,直接抖出他们的私心和不法之事。几位核心臣子得知自己的把柄被陛下牢牢掌握,自然不敢再生造次。
因此,在圣旨宣读完毕后,根本没人敢出来反对。
大家看得明白,朱国瑞已经剥夺军机处的票拟资格,逐渐露出君权的獠牙。
随后,郭山甫上书请辞,配合朱国瑞演出一场三请三辞的大戏。朱国瑞最终“无奈”地接受他的请辞,加封他为济南侯。浙东四贤的章溢成为新的户部尚书。
随后,新任锦衣卫都指挥使毛骧迅速开展工作,连续侦破朱亮祖侵占良田案、傅友德私分战利品案、邓普信私通伪宋案……所有犯官都受到相应处理,从陈汉投诚而来的邓普信被处以极刑。
一时间,大明臣子人人自危,处理政事的效率陡然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