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弃暗投明 (第2/2页)
欧普祥不屑地撇撇嘴,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唐王是宋恭宗赵显的嫡孙,身体里流的可是皇家之血。”
眼皮抖动一下,欧普祥依然强装镇定。
“一个是皇室后裔,正经的大宋继承人。一个是刀笔小吏……对了,听说他原来是隐门的。你知道啥是隐门吗?”
“什么隐门?”
欧普祥终于忍不住好奇,缓缓睁开眼睛。
“简单说,隐门之主叫赵昺,是赵显的兄弟,大宋的最后一任皇帝。”
胡廷瑞咧嘴一乐,“陈友谅原本是隐门中的巡检。说白了,他就是赵氏家奴。一介家奴怎么可以背主自立?
你再看看他干的那些事。谁对他好,他就杀谁。如果我没猜错,你是被张必先和张定边保下来的吧?”
一句话戳中欧普祥的痛处。他不禁微微蹙眉。
“这样的主子,跟着他能有什么好下场。你就不怕他将来会屠杀功臣?殿下给我讲过,天下有这个爱好的可不只一人。如果朱元璋得了天下,也一样会屠杀功臣。
归根到底,他们都是造反起家,又都有背主的经历。加上出身低微,天生就不自信,自然会生出看谁都要造反的心思。
别的不说,敢问陈友谅身边可有知名文士?如果没有文士,将来你们打算怎么治理天下?莫非还靠咱们这些粗人和手中的钢刀?”
屁的文士,但分读过点书的都不愿与陈友谅为伍。大汉之中也就张必先和张定边念过几天书。
陈友谅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相信别人。所有军机大事均由他一言而决。由于深知他的性格,两个结义兄弟基本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只求自善其身。
见他面露犹豫,胡廷瑞继续说道:“唐王就不一样了。他善施仁政,尊重天下文士。别的不说,他帐下中过进士的人就不在少数。将来,他会成立总参谋部,让咱们可以安心发挥余热,不用担心功高盖主。
虽然反对土地兼并,他也没有直接对士绅亮出屠刀,只是用利益诱惑他们放弃以田地传家的想法。
弟兄们劝他称帝,可他只同意挂个王号。你再看看其他义军,还没占据一处行省之地就急着立国。
我听说,四川的明玉珍建立大夏,山东的朱元璋自称鲁王。韩宋和陈汉就别说了,连福建的陈友定都着急忙慌地称孤道寡。
元室将倾,各路孤魂野鬼纷纷冒出,却又都不是真命天子!兄弟,听我一句劝,背靠大树好乘凉。你不如尽快改换门庭,将来也好当个开国功臣!”
有理有据的一番话说得欧普祥左右为难。
自从无故被打,他就对陈友谅充满怨恨。自己亲手捧他登上皇位,却被弃如敝履。
“兄弟,邹普胜和傅友德在天完政权中都比你位高权重。他们都看明白形势,投奔唐王。你可还有什么顾忌的?”
恰如压倒大象的最后一根稻草,欧普祥心里彻底动摇。
“欧帅,您就降了吧!”
人群之外,郭英领着于光走过来。
活着的陈汉将士已经向唐军投降,于光也光荣地成为一名降将。
“欧帅,俺对不起您。”
他的话让欧普祥露出茫然之色。
“临出城前,陈友谅曾经私下交待,让俺到达安庆后就秘密处决您。至于您的家人,此时恐怕……”
“陈友谅,我艹你祖宗!”
欧普祥愤然坐起。
屁股上的伤口传来剧痛,他脸上现出狰狞之色。
“瑞哥,我决定跟唐王干。也请他答应,许我亲手摘下陈友谅的脑袋!”
“好兄弟,咱们又是一家人了!”
胡廷瑞扶他站起,紧紧搂住他的臂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