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新月的着急 (第2/2页)
最起码北面河北,燕山关,甚至河东,都会遭受波及,也可能都会全面丢失。
危险的话,估计只能是划江而治了。
他当时都捏了把汗,是个有见识的人都知道皇帝这样干的凶险程度有多大。
可是没想到皇帝最后竟然赢了,不但是赢了突厥,反而又快马加鞭,大军不停歇的去往河北和契丹决战,甚至又赢了。
简直都是个奇迹,这种事,百年不遇,就算是曾经的太祖,也不敢这样打吧?
还是冒着严寒冬季,这样都敢和对方决战,而一战之下,打出来了数个名将,甚至皇帝的御林军也是一战成名。
他当时就纳闷,皇帝怎么这么快时间,拉起来这么多的精锐呢?
你就算是粮草充足,也不可能训练出来的吧?他虽然没参与过军事,但是作为曾经京官也知道京营什么操形,就那样的京营,连地方的府兵都不如呢。
靠着这些京营能打败突厥和契丹,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而且出来之后,他虽然是戴罪之身,但是并没有软禁,还是可以上街的。
也可以到处的去茶馆听听外面的消息。
他出来之后,也是知道了皇帝又带着十几万的大军南下,先集结在金陵,随后一路西进。
在外面茶馆听说了西边的战事,一天下九江,一天下襄阳,两路大军合围武昌。
当时张学书听见这个消息都觉得震撼,襄王造反时,整个江南都震动,他在矿场挖矿时都很多人私底里说,襄王如果来了,他们这些矿工都可以被放出去了吧。
很多人甚至巴不得襄王成功打到金陵呢。
可是他出来之后,更是担忧皇帝这十万的御林军,到底能和襄王打多久。
襄王霸占整个湖广,集结数十万的精锐,不是那么好打的。
不然也不会各地的巡抚到处集结兵力只是围追堵截。
反而被襄王接连攻城拔地,而这边可不是北方,北方一马平川,皇帝的骑兵有大量的优势。
但是南边骑兵很难发挥出来优势,甚至还会严重耽误军事。
他也是熟读兵法的人,都担忧皇帝和襄王纠缠时间太久,到时候在从北面调动大军南下,那才是彻底的没完没了拉,如果契丹和突厥在趁机南下,大楚相当于是两面夹击了。
只是他还担忧没多久,消息就传来了,他都很难相信,真的假的?
而前几天更是传来消息,武昌被攻破了,襄王三十万大军集体投降,襄王自己只率领数千参军逃往长沙。
三十万大军投降?这简直是骇人听闻,自古从来没有,根据记载,有数千残兵投降的,有上万败兵投降的。
甚至十万的也有,但是三十万大军集体投降,简直闻所未闻,他可不信襄王掌控三十万的大军那些将领都甘愿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