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读书人没有高人一等 (第1/1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最强万岁爷!
好吧,皇帝你清高,你为百姓着想,这些都小事,其实这条法律,没几个人遵守,很多大臣家里的女儿都十八九了也没结婚呢。 刘心儿都十九了也好好的,这都是开国时候的法律了。 当时人烟稀少,不得不强迫女子早点结婚。 还有奇葩的,竟然有结婚后,女子一年只能回娘家一次。 还必须经过夫君同意,不然那就是犯罪,被丈夫打残废了都没事。 这条楚杰觉得很离谱,他就问大臣们,女儿结婚后为什么不能回娘家? 有个大臣说,这是丈夫是一家之主,妻子结婚之后,就必须要以丈夫家里为主,不能在想着娘家。 这就是所谓的夫为妻纲。 楚杰问道:“你们大部分都有女儿孙女吧?她们也这样?” 很多大臣尴尬,那能一样么,我们是当官的,女儿孙女想回家那还不是随随便便。 女婿还不是要听话,这些都是约束普通百姓的。 甚至普通百姓只要是不闹,也没人去管,家庭琐事而已。 楚杰笑了:“看来大家都不能做到,那凭什么让百姓必须去做?我们不应该为百姓做个表率?” “陛下,此举不可开,不然以后夫为妻纲,就是空话。” “本来就是空话。”楚杰翻白眼:“人家养那么多年的闺女,出嫁之后,不说养老送终吧,你好歹经常回来看看父母吧,凭什么养了十几年之后,就送人了?” “诸位难道你们想自己养大的女儿,一年只回去一次?还在婆家不敢大声说话?只能看丈夫脸色?估计没人愿意。” “所以这条就改了,养女儿其实和养儿子一样,都是十几年,都是一点点抱大的,都是心头肉,还有,以后女婿,也必须要有义务帮岳父岳母看病,以及给与生活费用,不然人家女儿给你伺候家务,生孩子,图什么?图你会当大爷?” 皇帝这话太不雅观了,但是道里明确,家里有女儿的更是觉得没错,这样改没问题。 反正现在大部分事实都这样了。 下面基层百姓很多还娶不到老婆呢。 接着楚杰又道:“这条,妾可以随便买卖,打死只罚款,必须改。” 这些大臣都不满意了,要说女儿问题,他们能接受。 但是这小妾问题,那是他们都有啊,连刘银星都有。 一下子都站出来了,为什么要改啊。 本来小妾都是买来的。 楚杰道:“圣贤书上有说过买卖人口,可以随便打死?” 又特么圣贤书,很多人憋屈,早知道就不和皇帝扯圣贤书了。 越扯,发现他们做的事情和圣贤书距离越大。 “陛下,虽然圣贤书没写,自古就是这样的规矩。” “自古?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谁先定的规矩?别说我大楚了,前朝,在往前,谁先定下的,你们先查查,找到这个定下规矩的,朕倒是要狠狠骂他,把人命不当人啊,小妾又不是犯人,虽然是买来的,但是那也是人命,你们打死小妾,就不怕对不起圣人说的人命大如天?” “还有,以后杜绝买卖人口,父母也不行,倒是可以立契约,你们娶小妾,朕懒得管,但是娶了小妾,就好好对待,别今天娶了,过几天又卖了,契约只双方立的约定,不得转手他人,还有,管好你们的妻子,别动不动就打小妾,打死了也不怕晚上去索命。” 反正就一句话,不能打死小妾,如果小妾被打死,那也是重罪,是杀人。 那是人,不是牲口。 还有奴仆也不能打死,人家是给你干活的,不是给你出气用的。 当然这就是民不告官不揪了。 有的人就自愿想当大官家里的奴仆。 他甚至宣布,后宫里面的娘娘,想回娘家的都可以,除非是路太远了。 回去一趟一两年,那回去个屁。 刘银星开心了,这是好事,他还巴不得通过了呢。 其实找出来的都是无伤大雅的问题,就连小妾那个,也是大家琢磨着过就过了。 反正以后约束下,不乱打了就行了。 其实楚杰也是没办法,很多的律法里面问题很多的。 太不人道了,幸亏他是皇帝,如果是普通百姓,看着这律法,非要吓死人。 “还有,以后百姓上堂,遇见官员不用下跪了。” 刚有人反驳,楚杰就道:“朕都能做到,视诸位大臣当顶梁柱,甚至把年长者当长辈,怎么下面父母官,知府,知州,就不能当百姓真的是大楚基石呢,都说百姓是水,朝廷是舟,没有百姓,朝廷还是朝廷么。” “以后不管是见朕,还是见官员,除非是遇见重大的盛典,其他时间不用下跪了,跪父母,跪恩师,都可以。” “但是父母生养,该跪,恩师传授学业,如再生父母,该跪,其他的,就算了吧。” “陛下,这条,是只针对有功名的读书人才允许的,如果都平等,那岂不是......” “岂不是什么?”楚杰淡淡微笑的看他。 这大臣自己尴尬了,只好道:“岂不是证明我大楚,没有待读书人?” “你们也这么觉得?” 他们是这么觉得,毕竟读书人高人一等啊。 楚杰站起来笑道:“诸位大臣,诸位我大楚的精英,大楚的顶梁柱,朕问个问题,圣人让人读圣贤书,成为知礼,知廉耻的读书人,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他比普通草民高人一等呢,更有优待呢,还是为了让他更好的去教化,帮助其他的百姓呢。” “刘谎言,你回答。” “刘御史可是位老圣贤文学大儒了,相信他的话,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刘御史你说,是为了什么。” 这能为了什么?读书人虽然心里都清楚,但是这嘴上也不能说啊。 刘谎言也比较耿直,反正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拱手道:“陛下,圣人写圣贤书,当然是为了让人学会之后,成为一位乐于向善,积极帮助他人的读书人。” “并不是让他们觉得,比普通百姓高人一等?” “绝对没有,老夫看过无数典籍,从来没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