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空想岂能救国? (第2/2页)
华夏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有不少的企业,都是口号叫得震天响,等到真正开始做事了,就变成了唯利是图的人。
倪院士从空想公司出来后,还是一直为了华夏的IT行业在到处奔波。
在第二年,倪院士就得到了一家芯片公司的看重,并成为技术副总,也因此这家公司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倪院士也在2001年带领团队研发出了我们华夏自己的芯片。
本来,如果这家企业能够初心不改,坚持去为了科研而努力,那么我们华夏真的有可能在芯片行业早早就做出了突破。
可惜的是,这个世界上太多人不是从国家的利益出发,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
这种事情发生了太多,很多人做事不是因为内心的热爱,而是为了追求名和利。
一旦靠各种手段获得了名利和财富,就完全失去了做事的本心,成为了一个可能他自己以后都会唾弃的人。
还有一些人就是典型的空想家,他们总爱不根据现实去进行各种臆想,还摆出一种努力奋斗的姿势欺骗世人,有时候也会让他们用骗的手段得到想要的名和利,看清了他们的真面目后,才明白这些人的险恶用心。
可是,空想岂能救得了国?
于远甩了甩头,不再去想这些烦心事,转头对周鸿一说,“鸿一兄,你回去后安排人员去和院里谈合作的事情,就从帮助院里解决研究经费入手,现在院里的人才应该还是采取双向选择的制度,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安置人才!但有一点要说明清楚,那就是关于人才和技术产权的问题!”
“如果是完全脱离院里的人才,那当然不存在技术产权的问题,但估计有部分人对完全脱离单位还是有顾虑的,这就会涉及到国有资产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所谓的国有资产只是国家的固有资产,其实国有资产真正的价值,在于这些无形的资产!我建议你们和院里谈好条件后,还要报备国资委和发改委,绝对不能占国家的便宜!”
周鸿一,“放心吧,小远,我们远方绝不会占国家一丝便宜,反而会在科学院提出的条件下,主动再增加一些有利国家科研的赞助。”
于远欣赏地看着周鸿一,这才是企业家该有的大气!
于远又转向齐国泰,“小表哥,你回到燕京后,在公司里专门成立企业改制问题研究的工作小组,把我们吸收到的管理经验主动和国家分享!”
“再一个就是和院里谈空想公司的改制问题,记住,我们必须和院里的领导谈,计算机所的领导可是担任空想公司的董事长,我们可不想进行任何背后的交易。”
“我们有自己的计算机企业,并不是为了拿下空想公司,只是要给企业改制做出我们自己的榜样。”
这件事就是属于于远突然决定的。
这个时间介入空想公司的改制,好像时间更恰当。
这时候,院里的领导正在为空想公司不赚钱而头疼,已经产生了处理这个企业的念头。
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空想那帮人让院里给他们35%分红作为激励的事情----接受电视台采访的时候,那帮人明言,他们要求院里答应他们的条件,不答应他们就会集体离开空想公司。
甚至空想内部还有人建议重新注册一个公司,搬空空想公司的资产,给院里留下一个空壳子。
这个可是有些人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出来的,就是为了标榜他是无私的,呵呵,讽刺!
现在这个时空,有了远方集团这样的一个商业帝国介入,凭有些人借助他父亲的那些人脉关系,也不可能比于远更强,相信那些人很难得逞了!
从于远的角度来说,他在意的倒不是资产流失的问题。
很多东西在历史中真相已经消失,如果非要说个对错还真的没办法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