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iaoshuo.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大宋皇太子日常 > 第49章 049

第49章 049 (第2/2页)

日就出成绩。如果我们考中了,后日就进太学读书。”虽然苏轼知道自己和弟弟能考中,但是在成绩出来之前,他不会把话说满。“这么快啊?”赵旸一脸诧异,“我还以为会让你们休息。”“我们来汴京有段时日,早就该读书了。”一来到汴京,苏轼他们兄弟俩就忙着温习功课备考太学。如今好不容易考完了,他们也该去太学读书。“那我今晚带你们去州桥夜市和瓦舍。”赵旸原本以为苏轼他们考完太学会休息几日,然后他带着他们游玩汴京,没想到苏轼他们这么就要去太学读书。“明日你们好好休息一日,毕竟后日你们要去太学读书。”“好啊,今晚我们去瓦舍和州桥夜市玩。”苏轼想到参加太学的入学考试前,赵旸承诺他们的好吃的。“福慧,你说的好吃的呢,你不会忘记了吧?”“当然没忘记,我给你们带来了。”赵旸心想苏轼大大不愧是吃货,一考完太学,就惦记他说的好吃的。曹许举了举他手中的食盒,“三哥儿给你们带来了。”苏轼和苏辙双眼亮晶晶地望向赵旸,“是什么好吃的?”“等会你们就知道了。”苏洵笑道:“好了,我们先回去吧。”说完,他有补充了一句,“待会樊楼会送菜过来,赶快回去。”“那赶快回去。”在回去的路上,赵旸问苏轼和苏辙他们今日考了什么。苏轼和苏辙他们今日主要考文章和诗词。他们今天考的文章是以“仁德”为题目,诗词是以“春”为主题。赵旸一听考文章的主题是“仁德”,就皱了下眉头。一天天考“仁德”,他们也不嫌烦。“多亏了上次看到太子殿下写的文章,让我们对考仁德有些底气。”之前,他们在太阳书局看到的太子殿下的文章,大多数都是以“仁德”为主题的。“看了太子殿下写的文章,我们对仁德有些了解。”赵旸心里愕然,没想到他写的文章还帮到苏轼他们,这真的是……苏轼和苏辙又说了说他们写的诗词,苏洵听了直夸他们写得好。赵旸听了,在心里惊叹道,苏轼就是苏轼,苏辙就是苏辙,哪怕他们现在年纪不大,写出来的诗词却非常有灵性。他是写不出来这么好的诗词。回到住处,苏轼和苏辙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吃赵旸带来的好吃的。赵旸也不卖关子,打开食盒,拿出两大碗红烧肉。“锵锵锵,这就是我说的好吃的。”苏洵他们父子三人见赵旸端出来两大碗黑漆漆肉,父子三人露出同样疑惑的神色。两大碗红烧肉已经冷掉了,所以闻不到什么香味。“福慧,这肉怎么有些黑?”苏轼指着两碗黑乎乎的肉,满脸的困惑,“这是什么菜啊?”“这菜叫红烧肉,用猪肉做的。”曹许在一旁说道:“红烧肉非常好吃。”“这两碗红烧肉冷了,所以你们没有闻到香味,也看不到它们晶莹剔透的模样。”赵

旸笑嘻嘻地说道,“待会拿去热一热,你们会非常喜欢吃的。”见赵旸他们说的好吃,苏轼和苏辙他们将信将疑。“不信,现在可以拿去热一热。”苏洵问道:“福慧,怎么热?”赵旸说道:“就在锅里热一下就好。”“我拿去热。”苏洵端着两碗红烧肉去了厨房。苏轼和苏辙非常惊奇,还是跟着苏洵一起去了厨房。红烧肉房间锅里热了一会儿,香味就弥漫在整个厨房。闻着这诱人的香味,苏洵他们父子三人的眼中充满了惊喜。“这太香了吧。”“不仅香,还非常好吃哦。”这红烧肉还没有彻底热好,苏轼他们就急切地想吃。又热了一会儿,赵旸说可以了。苏轼他们就急急忙忙地拿起筷子夹起一块红烧肉吃了起来。刚热好的红烧肉非常烫,苏辙他们一边烫的哈气,一边着急地吃着。吃了两口,苏洵他们父子三人露出震惊的神色,似乎不敢相信这世上有这么好吃的肉。赵旸和曹许被他们父子三人的表情逗乐了:“怎么样,好吃吧?”苏轼和苏辙用力地点了点头,“好吃,太好吃了,真的太好吃了!”说完,他们又从锅里夹起一块红烧肉吃了起来。“你们不要吃完了,这红烧肉的汁拌饭特别好吃,你们等樊楼送来饭食再吃啊。”苏辙他们没有听赵旸的话,一块接着一块吃。这肉刚才看起来黑乎乎,现在看起来却晶莹剔透。不止如此,这肉明明很肥,看起来很是腻人,但是吃起来却一点都腻人。怎么做到肥而不腻的?而且这肉还有些甜味,但是却一点也不难吃。“福慧,这红烧肉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做的这么好吃?”“我早就给你们写好做法。”赵旸从怀中拿出一张纸递给苏轼,“这是红烧肉的做法。”苏轼接过来,打开仔细地看了看。苏洵和苏辙把头凑了过去,发现这红烧肉的做法并不难,而且配料也很简单。“这么简单的配料真的能做出这么可口的红烧肉?”苏轼不敢相信。“你可别看配料简单,也别看做法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却不简单。”赵旸一本正经地指导苏轼说道,“红烧肉要慢火炖着,火候稍微大一点,这红烧肉就毁了,你们想要做好红烧肉可没有那么容易。你们现在吃到的红烧肉,可是我小娘娘一遍又一遍才做出来的。”曹许在一旁用力地点头:“就是,可难做了。”“而且这肉也得好好挑选,要选这种五花肉,选其他部位的肉也做不出来这种味道。”赵旸很是严肃地说道,“做红烧肉每一个步骤都是非常讲究的。”苏轼他们听得一愣一愣的,“原来这么复杂啊。”“好吃的东西,哪有那么容易做出来的。”赵旸笑着说,“你们估计要做多遍才能做出这个味道。”苏轼和苏辙立马转头,满含期待望着苏洵。苏洵失笑道:“好,爹爹做。”平日在家里,一般都是

苏洵下厨。“福慧,樊楼的红烧肉有没有你带来的好吃?”“樊楼没有红烧肉,这道菜是我让我小娘娘做出的,目前还没有传到外面去。”“那我们真的太有口福了。”在樊楼的伙计把饭菜送来之前,苏洵他们父子三人快要把两碗红烧肉吃完了。等樊楼的饭菜从来,苏轼他们没有兴致吃樊楼的菜,按照赵旸说的,用红烧肉的汁拌饭。只是吃红烧肉的汁拌饭,苏轼他们就吃了四碗饭。如果不是实在吃不下,他们估计还能吃。吃了四碗饭,苏轼他们吃得还意犹未尽,还想再吃红烧肉。见苏辙他们吃撑了,赵旸揶揄道:“你们这样,待会怎么去州桥夜市吃美食啊。”苏轼摆摆手:“吃了这红烧肉,这州桥夜市的美食从此不再是美食了。”苏辙赞成地点了点头:“对,州桥夜市的美食比不上红烧肉。”苏洵吃撑了肚子,一直在忍着不打嗝儿。“咯……咯……”苏轼和苏辙同时打起嗝儿来。苏洵被两个儿子传染了,再也忍不住也打起嗝儿来。赵旸见苏洵他们父子三人吃撑地打起嗝儿来,差点忍不住笑了出来:“你们家里有消食的药么,赶快吃消食药,不然你们晚上会很难受。”“没有。”苏洵一向教导两个儿子吃饭,只吃七分饱,从来不让两个儿子吃撑。今天是他们父子三人第一次吃撑肚子。“阿许,你去买些消食药回来。”“好,我现在就去。”“咯……咯……咯……咯……”苏洵他们父子三人接二连三的打嗝儿,打出交响曲来了。“你们真的不去州桥夜市吃美食了?”苏轼摇摇头说:“不去了,我现在除了红烧肉,什么都不想吃。”这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好吃的肉啊。苏辙附和道:“我还想吃红烧肉。”“那我明日再带红烧肉给你们。”听到这话,苏辙他们的神情登时变得非常兴奋:“真的吗?”“真的,明日我带一些给你们吃。”赵旸戏谑道,“在你们进太学前,得让你们再吃一顿红烧肉,不然你们进了太学,可就没有红烧肉吃。”苏轼和苏辙闻言,两人的脸上立刻露出痛苦的神色来。虽然苏轼和苏辙不住在太学里,但是太学下学是很晚的,他们要在太学里吃午饭和晚饭。太学晚上也要上课,会上到戌时末。其实,就跟后世上晚自习一样。“爹爹,您赶快把红烧肉学会,咯……”苏轼和苏辙可怜巴巴地望着苏洵,像是在说“爹爹,我们一生的幸福就靠你了”。苏洵被两个儿子看得哭笑不得:“咯……爹爹一定学会……”他自己也喜欢吃,所以一定要学会红烧肉。等过段时日回到眉州,把红烧肉做给妻子吃。曹许把消食药买了回来,赵旸赶快让苏轼他们吃下去。苏轼他们吃下消食药后,打嗝儿才停住。“阿轼,既然你们今晚不去州桥夜市,那你们就好好休息吧,我明日再来找你

们。“赵旸还记挂着杨留成,“我就回去了。”“福慧,我们吃得太撑了,真的吃不下任何东西了,当然红烧肉例外。”虽然他们撑破了肚子,但是还能吃得下红烧肉。“我送你。”苏轼和苏辙他们把赵旸送到门口,还不忘叮嘱他,明日不要忘了带红烧肉来。赵旸表示他不会忘记的,明日一定会多带红烧肉给他们。刚走出苏轼他们家的巷子,赵旸就见褚越急冲冲地赶了过来。“怎么样,和杨留成聊好了吗?”“聊好了,他是偷偷从家里跑出来的,想去边境从军。”褚越言道,“他不想做一个清闲的散人,他想学他父兄那样守护大宋,在战场上杀敌。他还说他想为父兄报仇。”杨留成的父兄都是死在辽人的刀下,这血海深仇,杨留成不能不报。“是条汉子。”“臣建议他去狄青将军那里,他答应了,并且已经出发了。”虽然赵旸没有明确地跟褚越说,让杨留成去狄青那里,但是褚越猜到赵旸会让杨留成去投靠狄青。“臣说帮他写一封推荐信,但是他说不用,他愿意从一个小兵做起。”这是赵旸没有想到的,有些讶异:“倒是对自己有信心。”“毕竟是杨家人。”褚越道,“臣相信以他的资质,一定很快就能获得狄青将军的青睐,并且立下功劳。”“他可以的。”“殿下,臣擅自做主把您的身份告诉杨留成了,并且还把您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事告诉了他。”褚越说完,就朝赵旸跪了下来,“请殿下责罚。”“你是想要他为我所用,这么做并没错。”赵旸伸手扶起褚越,“你告诉他也好,他正好把我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消息传递给边境的将士们,这样边境的将士们就会做好心理准备。”“殿下……”“你告诉他,不就是这个打算吗?”被赵旸一眼看穿,褚越尴尬地笑了笑:“被殿下看出来了啊。”赵旸傲娇地哼了一声:“哼,就你这点心思连阿许都能看出来。”“就是,我都能看出来。”说完,曹许觉得这话不太对,这到底是在夸他,还是在贬他啊。赵旸收起脸上的笑容,神情忽然变得非常严厉:“不过,以后不许擅自做主。”褚越心中一紧,连忙说道:“臣不敢。”“行了,回宫吧。”元松早就在巷口等着,“殿下,张先生让小人跟您说一声,您要的弓奴已经做好了。“赵旸面上一喜:“真的吗?”“张先生说皇城司的人实验过了,达到了殿下您想要的效果。”“太好了。”赵旸跳上牛车,“赶快回宫。”“是,殿下。”一回宫,赵旸就去福宁宫找张茂实。张茂实也在等他。“小人见……”赵旸一把扶起张茂实,急不可耐地问道:“弓奴呢?”张茂实从袖中拿出一把弓奴,双手递到赵旸的面前:“太子殿下,皇城司的人幸不辱命,做出您想要的□□。”赵旸接过弓奴,仔细地

看了看,用掂量了下。很小,很轻,是他想要的。“殿下,弓奴里能装十支箭矢。”接下来,张茂实详细向赵旸介绍弓奴。赵旸听了后,急不可待地试用了下。他举起弓奴,瞄准空中一支飞鸟。咻的一声,箭矢锋利地划过空气,精准地射向空中的飞鸟。空中传来一声惨叫声,飞鸟被射中了腹部,从高空中摔落了下来。元松见状,朝飞鸟掉落的方向跑去。“不错。”赵旸对皇城司做出的弓奴很满意,“皇城司做得好,要好好地赏他们。”“殿下,这是皇城司该做的。”“还是得赏,让皇城司的人多做一些出来。”赵旸吩咐道,“做好后,就送到边境。”虽然边境现在安宁,辽夏没有派兵来骚扰,但是一到秋天,边境就不安宁。这时,把弓奴送过去,正好让边境的将士好好练习。“这件事情偷偷做,不要让文臣们知道。”“是,小人明白。”张茂实迟疑了下,开口问道,“殿下,要告诉官家吗?”“爹爹吗?”赵旸思索了下,“暂时瞒着吧,我怕爹爹会不小心告诉文臣,到时候文臣们又要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